嬴政坐在陈墨床边,不离不弃,手里拿着那卷烧焦的《秦记》残本,一遍遍地读着上面的文字:“民心安,则大秦安;文脉兴,则大秦兴……”
胡亥也守在床边,手里拿着阿禾送来的《仓颉篇》,用稚嫩的声音读着:“秦篆一,天下平;度量同,民安宁;郡县统,文脉兴……”
学宫的学士们也来了,围在殿外,诵读着《诗》《书》,声音整齐而坚定,像一首守护文脉的赞歌。
就在这时,陈墨的眼皮缓缓抬起,目光落在嬴政和胡亥身上,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陛下……胡亥……文脉……保住了……”
“陈墨!你醒了!” 嬴政大喜,握住他的手。
陈墨点头,呼吸微弱:“陛下……臣……看到了……百姓的‘平’字……学宫的诵读声……都江堰的水流……够了……” 他的目光转向殿外,似乎看到了长平之战的孩子,看到了李冰,看到了鲁先生,看到了所有为大秦文脉奋斗的人。
“陛下……还有一事……” 陈墨的声音越来越低,“骊山火药库的地下……还有一处密室……藏着吕不韦的‘分封策’孤本……还有……一枚‘沙丘之主’的玉印……是真正的幕后黑手……留下的……他……他还在……”
话未说完,陈墨的手猛地垂下,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陈墨!” 嬴政大喊着,抱住他冰冷的身体,眼泪掉在他的麻布袍上,与血迹混合在一起。胡亥也扑在陈墨身上,哭得撕心裂肺。殿外的学士们听到哭声,纷纷跪倒在地,诵读声变成了悲戚的哀悼。
三日后,嬴政为陈墨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他葬在骊山陵墓旁,与那些守护大秦文脉的先贤为伴。墓碑上,刻着陈墨毕生的信念:“文脉不绝,大秦不灭。”
葬礼结束后,嬴政带着胡亥,来到骊山火药库的地下密室。密室里,果然藏着吕不韦的“分封策”孤本,还有一枚刻着“赵”字的玉印——是赵高的父亲,赵父的玉印!
“赵父……” 嬴政的脸色骤变,“原来,真正的沙丘之主,是赵父!吕不韦、吕忠、卫真、赵偃,都是他的棋子!他从一开始,就想利用芈赵两族的矛盾,颠覆大秦,让赵氏掌权!”
胡亥看着玉印,眼神坚定:“父皇,我们一定要找到赵父,为陈先生报仇,为大秦除害!”
嬴政点头,握紧玉印:“没错!大秦的文脉不能断,大秦的江山也不能丢!赵父就算逃到天涯海角,寡人也要找到他!”
可就在这时,咸阳宫传来急报:“陛下!不好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号,反抗大秦!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六国旧贵族也趁机起兵,大秦陷入大乱!”
嬴政的脸色骤变,手里的玉印差点掉落。他看着密室里的分封策孤本,又想起陈墨临死前的话,心里满是沉重——陈墨守护的文脉,终究没能挡住帝国崩塌的步伐;他守护的大秦,还是陷入了战乱。
胡亥看着嬴政的脸,小声道:“父皇……我们……还能守住大秦吗?”
嬴政看着密室的出口,外面是风起云涌的天下,是即将到来的乱世。他握紧佩剑,眼神坚定:“能!只要文脉还在,民心还在,大秦就还在!寡人会平定叛乱,守住郡县制,守住陈墨用生命守护的一切!”
可他不知道,赵父早已潜伏在胡亥的身边,化作一名宦官,正等着机会,篡改遗诏,拥立胡亥,完成他的“沙丘之变”终极计划。而陈胜吴广的起义,只是帝国崩塌的开始,项羽、刘邦等英雄豪杰,已在暗中崛起,等待着逐鹿天下的时刻。
骊山的风,吹过陈墨的墓碑,卷起地上的《秦记》残页,残页上“书同文,车同轨”的字迹,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声未完的叹息,也像一声不屈的呐喊。大秦的命运,终究还是走向了规划中的“帝国崩塌”,可陈墨用生命守护的文脉,却如清鳞草般,在乱世中顽强生长,等待着被刘邦拾起,成为汉初治国的根基。
悬念,并未随着陈墨的逝去而消散——赵父何时会动手?胡亥能否摆脱被操控的命运?嬴政能否平定起义,延缓帝国崩塌的步伐?而那卷藏在密室的分封策孤本,又会落入谁的手中,成为颠覆大秦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切,都在乱世的烽烟中,等待着被揭晓。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