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捧着一卷泛黄的竹简,跪在玉阶下,声音带着“悲愤”:“陛下!此乃从骊山秘藏中找到的《秦记》残本,记载着昭王时期‘焚六国异端之书以安天下’的预案!如今楚地叛乱,流民四起,皆因六国典籍煽动民心!臣恳请陛下,效仿昭王,颁行焚书策,焚尽六国异端之书,只留秦法、医药、卜筮之书!如此,方能断绝乱源,让天下归心!”
博士们立刻附和,纷纷叩首:“请陛下颁行焚书策!”“焚书以安天下,臣等愿为陛下效力!”
李斯被两名郎卫架在殿中,脸色苍白,却依旧挣扎着喊道:“陛下!不可!《秦记》残本是伪造的!昭王从未推行过焚书!六国典籍是天下文脉,焚了它们,就是断了大秦的根!赵成是赵高的弟弟,他与吕氏旧部勾结,伪造血书,杀害流民,意图谋反!陛下千万不要上当!”
“李斯!你还敢狡辩!” 赵成猛地抬头,目光如刀,“你私藏六国典籍,与陈墨同党,逼死淳于博士,证据确凿!陛下,若不焚书,若不杀李斯、陈墨,大秦必乱!”
嬴政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扶手,指节发白。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扫过跪在地上的博士们,扫过被架着的李斯,最后落在赵成手里的《秦记》残本上。他想起陈墨说的“民心是根基”,想起李冰说的“治水先顺民心”,可眼前,楚地的叛乱、流民的死伤、赵成的“证据”、博士们的劝谏,像一张网,将他困在中间。
“陛下,” 赵高站在一旁,故作担忧地说,“如今匈奴在长城外集结,楚地流民叛乱,关中驻军人心浮动。若是不焚书以安民心,不杀奸佞以正国法,恐难稳住局势。陈墨通敌,李斯同党,此二人不除,大秦危矣!”
嬴政的呼吸渐渐急促。他登基以来,灭六国,统天下,称始皇帝,从未如此犹豫过。焚书,是断文脉;不焚书,是冒叛乱之险。杀陈墨、李斯,是自毁臂膀;不杀,是纵容“奸佞”。他该如何抉择?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谒者的声音:“报——上郡急报!扶苏公子奏报,匈奴大举南下,已攻破长城两处关隘!另外,公子查到,赵成的同党赵贲,带着一批黑衣人,混入了关中驻军,似有异动!”
“什么!” 嬴政猛地站起身,龙袍扫过玉阶上的竹简,“匈奴南下?关中驻军异动?”
赵成眼底闪过一丝得意,立刻道:“陛下!您看!这就是不焚书、不除奸佞的后果!陈墨通敌,扶苏公子被蒙蔽,关中驻军被渗透,再不下令,大秦就完了!臣恳请陛下,立刻颁行焚书策,诛杀陈墨、李斯,再命臣率军平定关中异动,抵御匈奴!”
博士们也跟着大喊:“请陛下颁旨!”“焚书安天下!”
李斯急得吐血,却依旧喊道:“陛下!赵成在撒谎!匈奴南下是假,他想借兵权发动政变是真!关中驻军的将领都是蒙毅、王翦的旧部,绝不会听他的!陛下千万不要颁旨!”
嬴政的目光落在赵成身上,带着审视。他突然想起陈墨在章台殿说的话:“大秦的根基,是百姓。若是为了秦脉图,牺牲百姓,那这大秦,还有什么意义?” 他又想起陈墨改良秦弩、修建都江堰、推行书同文的点点滴滴,想起陈墨在骊山为了保护流民,差点交出令牌的决绝。
“赵成,” 嬴政的声音突然变冷,“你说匈奴攻破长城,可有确凿证据?扶苏的奏报,是原件还是抄件?”
赵成的脸色骤变,眼神闪烁:“是……是抄件!扶苏公子的使者在路上遇到劫匪,原件被劫走了!”
“是吗?” 嬴政冷笑一声,“寡人怎么听说,扶苏的使者,此刻正在殿外?”
赵成猛地抬头,只见殿外走进一个浑身是尘的使者,手里捧着一卷染血的帛书:“陛下!臣是扶苏公子的使者,这是公子的急报原件!赵成说的匈奴南下是假,是他的同党伪造的军报!公子查到,赵成和赵高勾结,意图夺取骊宫秘藏的调兵虎符,发动政变!”
使者将帛书呈上,嬴政展开一看,上面果然是扶苏的笔迹,还盖着扶苏的印信,写着“赵成、赵高谋反,欲夺虎符,控制关中驻军,请陛下速查!”
“赵高!赵成!你们好大的胆子!” 嬴政的声音震怒,龙椅都在微微颤抖,“来人!把赵成拿下!赵高,你还有何话可说!”
赵高脸色惨白,却依旧狡辩:“陛下!这是诬陷!是扶苏公子和陈墨勾结,伪造奏报,意图谋反!”
“是不是诬陷,查一查就知道了!” 嬴政挥手,“命冯劫率军包围赵高府,搜查调兵虎符的线索!再命蒙毅率军进驻关中驻军,肃清异动!”
郎卫们立刻上前,将赵成按在地上,赵成挣扎着大喊:“陛下!你会后悔的!焚书是唯一的出路!陈墨是奸佞!扶苏是反贼!”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郎卫跑进来禀报:“陛下!不好了!天牢失火了!陈墨大人……陈墨大人不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