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陈墨,火药库的事,让禁军去处理。你立刻去稷下学宫,查明真相,保护好学士们——这些人,是大秦的文脉,绝不能出事!”
陈墨点了点头,转身朝着稷下学宫疾驰而去。此时的咸阳城,西城门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宫城地下的火药库藏着未知的危险,而稷下学宫的阴影里,正潜伏着吕不韦的“终棋”。他骑着马,穿过混乱的街道,看到学士们的家眷正被禁军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孩子们手里还攥着写着秦篆的木简——那是他前几日亲自教他们写的“平”字。
快到稷下学宫时,就看到学宫的东阁外围着不少学士,脸上满是恐慌。陈墨翻身下马,挤进去一看,只见东阁的地面上躺着三具学士的尸体,胸口都有一道整齐的剑伤,显然是被高手所杀。尸体旁,放着一枚吕字令牌,还有一张用齐国大篆写的纸条:“三日之内,若不释放所有被关押的吕氏旧部,便杀尽学宫学士。”
“是‘影子’!”一个老学士颤抖着说,“这剑伤是‘影子’的手法——‘影子’是吕不韦培养的死士,专门刺杀异己,当年韩非入秦,就是被‘影子’所杀!”
陈墨捡起纸条,指尖触到纸面,发现上面还留着淡淡的墨香——是稷下学宫特有的松烟墨,和他之前在学宫看到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影子”就藏在迁徙来的学士中,甚至可能,就是某个看似无害的老学士。
就在这时,项伯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急色:“先生!西市那边找到了两个失踪的轰天雷,已经处理好了,但第三个……一直没找到。而且,蒙毅将军传来消息,城外的楚余部里,有个领头的,穿着稷下学宫的儒衫,像是……像是荀卿的弟子!”
陈墨的心里掀起惊涛。荀卿是稷下学宫的大儒,他的弟子遍布六国,若是连荀卿的弟子都被吕不韦旧部策反,那学宫的危机,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他抬头看向学宫的藏书阁——那里藏着从齐国迁来的上万卷典籍,还有他整理的“书同文”方案。若是“影子”在藏书阁里放了轰天雷,不仅典籍会毁于一旦,整个学宫都会被炸成废墟。
“项伯,你带一队人,守住学宫的各个出口,不准任何人进出。”陈墨下令道,“我进去搜查藏书阁,一定要找到第三个轰天雷,还有藏在里面的‘影子’。”
他推开藏书阁的门,里面弥漫着典籍的墨香,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火药味。书架之间的通道狭窄,光线昏暗,每一步都可能触发未知的危险。陈墨握着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目光扫过书架上的竹简——有《诗经》《尚书》,还有他亲手批注的《仓颉篇》(秦篆的启蒙读物)。
走到藏书阁的最深处,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滋滋”声——是延时引线的声音!陈墨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书架的角落,放着一个黑色的轰天雷,引线正慢慢燃烧着,旁边还放着一卷竹简,上面写着:“终棋已落,三日之后,咸阳城,见分晓。”
陈墨立刻扑过去,用剑挑开轰天雷,发现引线连接着一个复杂的机关——只要引线烧完,不仅轰天雷会爆炸,还会触发藏在书架后的弩箭,射杀周围的人。他刚要动手拆除机关,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陈大人,别来无恙。”
陈墨猛地转身,只见一个穿着儒衫的老学士站在身后,手里握着一把短剑,剑刃上还沾着血迹——是荀卿的大弟子,郑玄!他之前一直帮陈墨整理典籍,甚至还为“书同文”提出过不少建议,陈墨从未怀疑过他。
“是你?”陈墨的剑尖直指郑玄,“吕氏的‘终棋’,就是你?”
郑玄脸上露出一丝悲凉的笑容:“我本不想如此。但吕公对我有救命之恩,当年我在赵国遭难,是吕公救了我。他让我潜伏在学宫,等待时机——如今,时机到了。陈墨,你若是识相,就放了吕氏的旧部,否则,这藏书阁,还有里面的上万卷典籍,都会和我一起,化为灰烬。”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火折子,就要往引线的方向扔去。陈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藏书阁里不仅有典籍,还有十几个正在整理竹简的学士,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藏书阁外传来一阵喧哗,鲁先生拄着木杖,带着十几个学士冲了进来:“郑玄!你醒醒!吕公已经死了,吕氏的阴谋不可能得逞!你杀了我们,也救不了吕氏,只会让天下文脉毁于一旦!”
郑玄的手顿了顿,火折子在指尖微微晃动。陈墨趁机往前一步,剑尖抵住了他的手腕:“郑玄,放下火折子。你是荀卿的弟子,该知道‘文脉存续’比什么都重要。吕氏的阴谋,已经败露,你就算杀了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郑玄看着周围的学士,又看了看书架上的典籍,眼里闪过一丝犹豫。就在这时,咸阳城西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声震天的巨响——是轰天雷的声音!接着,学宫外传来禁军的呼喊:“不好了!西城门被楚余部攻破了!他们朝着宫城的方向冲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