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站在宫墙上,看着下面忙碌的人群,松了口气。鲁先生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个刚从田氏亲信身上搜出的布包:“陈大人,你看这个。”布包里是半张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琅琊”的位置,旁边还写着“楚余部”三个字——显然是田假的计划,他要去琅琊联络楚国的残余势力,继续对抗大秦。
“琅琊……”陈墨的眉头皱了起来。楚国灭亡后,项燕的旧部有一部分逃到了琅琊,虽然一直没动静,但若是和田假勾结起来,肯定会给大秦带来新的麻烦。“王将军,”陈墨转身对王贲道,“麻烦你派一队骑兵,去琅琊方向追查田假的下落,务必不能让他和楚国旧部汇合。”
“好。”王贲立刻吩咐下去,“我会让他们尽快出发,有消息立刻回报。”
就在这时,一个骑兵匆匆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封染血的密信:“陈大人!项公子派来的人!说咸阳出事了!”
陈墨心里一紧,接过密信。密信是项伯写的,字迹潦草,还沾着血:“先生,回咸阳路上遇截杀,死士是张大人派来的,身上有吕字标记。石渠阁已冒烟,李斯大人正救火,张大人假意协助,似欲嫁祸。速回咸阳!”
“张大人!”陈墨的脸色骤变。他想起183章里发现的“书府令”令牌,想起假玉玺上的“吕”字,还有密信里提到的“石渠阁纵火嫁祸”——张大人这是要趁他不在咸阳,毁掉典籍,再把罪名推到他和李斯身上!
“我必须立刻回咸阳。”陈墨对王贲道,“莒城的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安抚好百姓,追查田假的下落,还有,把那些被逮捕的田氏亲信仔细审问,看看能不能问出更多吕不韦旧部的线索。”
“你放心。”王贲点了点头,“我会派一队精锐骑兵护送你,路上小心。”
陈墨谢过王贲,转身走进老宫,和鲁先生、学士家眷们告别。鲁小童拉着他的衣角,仰着小脸问:“先生,你还会回来吗?咸阳的字,真的和齐国一样吗?”
陈墨蹲下身,摸了摸小童的头:“会的,先生会回来的。咸阳的字,以后会和齐国的字一样,天下的人,都能用一种字写信,不用再担心看不懂了。”
小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松开了他的衣角。陈墨站起身,跟着护送的骑兵,朝着咸阳的方向疾驰而去。
路上,陈墨一直在想项伯的密信。张大人是李斯最信任的副手,掌管书府多年,手里握着大秦的律法、图纸、户籍等机密,若是他真的勾结吕不韦旧部,后果不堪设想。石渠阁里的典籍,不仅有稷下学宫迁来的藏书,还有他多年来整理的“书同文”“车同轨”方案,若是被烧毁,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快到函谷关时,突然从路边的树林里冲出一队死士,手里拿着长剑和匕首,身上穿着黑色的衣服,脸上蒙着布,只露出一双眼睛——和项伯遇到的截杀者一模一样。“保护大人!”护送的骑兵队长大喊一声,立刻拔出剑,挡在陈墨面前。
死士们二话不说,朝着陈墨扑来。陈墨拔出剑,和骑兵们一起迎战。死士的武功很高,招式狠辣,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陈墨注意到,他们手里的匕首上,都刻着一个“吕”字,和酸枣密室里的匕首一模一样——是吕不韦的旧部无疑。
“你们是谁派来的?”陈墨一边格挡,一边大喊。死士们却不说话,只是疯狂地进攻。就在这时,一个死士趁着陈墨不注意,朝着他的后背刺来。骑兵队长眼疾手快,一把推开陈墨,自己却被匕首刺中了肩膀,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队长!”陈墨大喊着,一剑刺穿了那个死士的胸膛。死士倒在地上,临死前,从怀里掉出一个黑色的令牌——上面刻着“书府”两个字,是张大人的令牌!
“果然是张大人派来的!”陈墨的眼神变得冰冷。他知道,张大人是想在他回咸阳之前,把他杀了,这样就没人能揭穿他的阴谋了。
经过一番激战,死士们终于被全部消灭。陈墨看着地上的尸体,心里清楚,这只是张大人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阴谋等着他。
护送的骑兵队长包扎好伤口,对陈墨道:“大人,前面就是函谷关了,过了函谷关,就离咸阳不远了。张大人的人肯定还会再来截杀,我们得加快速度。”
陈墨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和骑兵们一起,朝着函谷关疾驰而去。
过了函谷关,离咸阳越来越近,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陈墨看到,路边的驿站里,贴着“书同文”的布告,不少百姓正围在布告前,指着上面的秦篆,小声议论着。一个老农拿着布告,对身边的人说:“这字真好认,以后给远方的儿子写信,再也不用担心他看不懂了。”
看到这一幕,陈墨的心里暖了些。他想起自己当年在长平之战后,立下“止杀”的誓言,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不用再受战乱之苦。现在,“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正在慢慢推行,百姓们也在逐渐接受,这一切,都让他觉得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