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史来了,”异人示意他坐下,“看看这个。”
陈墨拿起竹简,上面是蒙武从洛阳发来的密报:吕不韦并未逃往别处,而是躲在洛阳的相邦府中,还联络了韩、魏两国的残余势力,扬言要“清君侧”,除掉异人身边的“奸佞”——暗指陈墨和李斯。更让人震惊的是,密报中说,洛阳守将是蒙骜的旧部,对吕不韦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提供粮草。
“蒙骜果然有问题!”嬴傒怒拍案几,“老臣就说他不可信!当年他就与吕不韦过从甚密,如今看来,根本就是一伙的!”
陈墨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王叔息怒。蒙骜若真与吕不韦勾结,完全可以在函谷关坐视君上被困,何必冒险出兵?依臣看,他或许是想坐收渔翁之利,让君上与吕不韦两败俱伤,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
李斯点头同意:“陈太史说得有理。蒙骜是三朝元老,手握兵权,早就对吕不韦专权不满,但也未必真心辅佐君上。他这么做,恐怕是想趁机削弱双方的力量,以便将来掌控朝政。”
异人揉了揉眉心,显得疲惫不堪:“不管他打的什么主意,吕不韦在洛阳作乱,蒙骜按兵不动,都是大患。诸位说说,该怎么办?”
嬴傒道:“老臣愿领兵前往洛阳,诛杀吕不韦,质问蒙骜!”
“不可,”陈墨阻止道,“蒙骜在军中威望极高,若强行质问,恐引发兵变。不如先派人去洛阳,封吕不韦为洛阳侯,暂时稳住他,同时任命蒙武为洛阳守将,接管兵权,架空蒙骜的旧部。”
李斯补充道:“陈太史的计策可行。另外,可借推行‘书同文’之名,派文枢署的学者前往韩、魏两国,宣传大秦的怀柔政策,分化他们与吕不韦的关系。吕不韦失去外援,自然掀不起大浪。”
异人点头:“就按你们说的办。陈太史,派往韩、魏的学者,你亲自挑选,务必是能言善辩、忠心可靠之人。”
陈墨领命,心中却隐隐觉得不安。吕不韦老奸巨猾,怎会轻易被“洛阳侯”的封号稳住?蒙骜更是老谋深算,蒙武虽然是他的儿子,但能否顺利接管兵权,还是个未知数。
回到太史令署时,已是深夜。陈墨坐在灯下,翻看文枢署整理的“仓颉新体”字稿,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他总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吕不韦在密信中写给蒙骜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蒙骜昨夜的“诡异笑容”,到底意味着什么?
“师父,您还没休息?”石匠端着一碗热汤进来,他的手臂在昨夜的战斗中被箭射伤,缠着厚厚的绷带,“刚才墨家的弟子来报,说在洛阳城外发现了一批可疑的货物,像是兵器,正往吕不韦的相邦府运去,护送的人里,有几个是蒙骜的亲卫。”
陈墨猛地站起身:“果然如此!蒙骜表面上按兵不动,暗地里却在资助吕不韦!”他一拳砸在案上,“他们是想让吕不韦在洛阳牵制我们,蒙骜则在咸阳伺机而动!”
石匠急道:“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告诉君上?”
“要告诉,但不能只告诉君上。”陈墨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蒙骜在军中势力太大,君上未必能轻易动他。我们得找一个能制衡他的人。”
“找谁?”
“李冰。”陈墨道,“李冰在蜀地威望高,又忠于大秦,他的军队虽然远在蜀地,但只要他表态支持君上,蒙骜就不敢轻举妄动。”
他立刻提笔给李冰写信,详细说明了洛阳的局势和蒙骜的可疑之处,请李冰即刻派一支精兵进驻关中,名为“协助推行书同文”,实则防备蒙骜兵变。
写完信,陈墨让石匠连夜送往蜀地。看着石匠消失在夜色中,他知道,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咸阳表面上平静如常,暗地里却暗流涌动。异人按陈墨的计策,封吕不韦为洛阳侯,吕不韦果然没有立刻发难;蒙武顺利接管了洛阳的兵权,蒙骜的旧部虽有不满,却也不敢公然反抗;文枢署的学者前往韩、魏,宣传“书同文”的好处,两国的贵族果然开始动摇,与吕不韦的联系渐渐减少。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陈墨却不敢放松警惕,他知道,蒙骜和吕不韦都在等待时机。
这日,陈墨正在文枢署与学者们讨论“仓颉新体”的定稿,忽然有内侍来报,说蒙骜求见,就在章台殿外等候。
陈墨心中一紧,蒙骜这时候来见异人,会是什么事?他立刻赶往章台殿,刚到殿门口,就听见蒙骜在殿内慷慨陈词:“……‘书同文’固然重要,但如今外有吕不韦作乱,内有六国余孽蠢蠢欲动,当务之急是整军经武,而非沉迷文事!臣请君上暂停文枢署的工作,将人力物力都投入到军队建设中!”
陈墨推门而入,正好撞见蒙骜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异人坐在龙椅上,脸色为难,显然被蒙骜说动了。
“蒙将军此言差矣!”陈墨朗声道,“正是因为外有叛乱,内有隐患,才更要推行‘书同文’!文字统一了,政令才能畅通,民心才能凝聚,军队才能同心协力!若只顾整军经武,忽视民心向背,就算打败了吕不韦,也守不住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帝国:铁血文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