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日子,终于在一种混合了紧张、悲伤、决然与一丝微弱期盼的复杂情绪中到来了。它不像节日,没有庆典的喧闹;它更像是一场庄严而沉重的仪式,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的开启。
经过近乎残酷的筛选与资源权衡,最终决定跟随陈远和澹台凤舞前往“初始绿洲”的,包括艾文长老在内,仅有十七人。这十七名核心学者和守护者,大多是文明中最年轻或正值壮年的成员,他们是“观测者”文明在知识、技艺和战斗力上最后、也是最精华的火种。除了人员,最重要的便是那储存了“星耀之泉”数万年知识精华的“记忆孢子”库,以及经过精密计算、足以支撑漫长航程的生存物资。
他们将乘坐的,是一艘倾尽“星耀之泉”最后储备,利用其独特的生物科技,在原有小型探索舰基础上紧急改造而成的**活体方舟**——**“希望之芽”号**。
这艘方舟静静地停泊在原本用于接纳外交或贸易船只、如今已显得残破不堪的港口区。它的外形并非流线型的金属造物,而更像是一颗巨大而精致的、正处于含苞待放状态的花蕾。舰体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木质光泽,交织着坚韧无比的植物纤维和嵌入其中的、用于传导能量的淡蓝色晶体。它没有常规的喷射口,动力核心直接与“生命之心”古树分离出的一截主根相连,此刻更是与陈远手中的六边形吊坠产生了微弱的共鸣波动。它将依靠“火种”的能量和星图的指引,在茫茫星海中航行。
而那些选择留下的人,数量更为稀少,他们大多是年迈或伤势过重无法承受长途旅行的人。他们将与这片残破但生态根基尚存的圣地融为一体,进入一种最深度的、近乎时间静止的休眠状态,如同种子埋入大地,等待着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文明火种重新照耀此地的那一天。
港口区,告别的气氛沉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没有嚎啕大哭,没有喋喋不休的叮嘱,所有的情感都被压缩在了用力的拥抱、紧握的双手和那充满了千言万语的眼神交汇之中。
一位年轻的守护者用力抱了抱他选择留下的导师,声音哽咽:“老师,保重……等我们回来。”
那位年迈的学者拍了拍弟子的背,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努力微笑着说:“去吧,孩子。把我们的故事,带到星星的那一头。”
莉娜——被救回的女孩,紧紧抱着一位照顾她许久的女性学者,小脸埋在她怀里,肩膀微微抽动。学者温柔地抚摸她的头发,低声道:“莉娜,要勇敢。跟着陈远哥哥和凤舞姐姐,你会看到更广阔的星空。”
艾文长老站在陈远和澹台凤舞面前,他看上去更加清瘦,但脊梁依旧挺得笔直。他伸出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手,掌心托着一枚约莫巴掌大小、形态酷似一片菩提叶、通体翠绿剔透的晶体。晶体内部,仿佛有液态的生命能量在缓缓流动,脉络清晰,散发着温和而磅礴的生机。
“孩子,”艾文长老的声音苍老而郑重,“这是‘星耀之泉’的‘心叶’,是古树亿万年来凝聚的生命与记忆的结晶之一,与这片土地的核心同源。带着它,无论你们航行到宇宙的哪个角落,只要‘星耀之泉’尚未彻底湮灭,你们就能通过它感受到一丝微弱的联系,知道这里并非完全的虚无。”
他将“心叶”缓缓放入陈远手中,陈远立刻感到一股温暖而浩瀚的能量顺着手臂流入心田,同时还有无数模糊的、属于这片土地的古老记忆碎片一闪而过。
艾文长老继续道:“更重要的是,传说‘初始绿洲’与所有生命的起源之地有着神秘关联。这枚‘心叶’蕴含着最纯粹的生命本源信息,或许……在你们抵达那片传说之地后,它能像一把钥匙,帮你们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或者开启某些被遗忘的通道。”
陈远感受到手中“心叶”沉甸甸的分量,那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责任与期望的重量。他深吸一口气,将“心叶”紧紧握住,如同握住了一份古老的契约,目光坚定地看着艾文长老,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长老。只要‘火种’不熄,‘心叶’永在。”
最后告别的时刻到了。陈远和澹台凤舞最后一次回望这片承载了无数记忆、欢笑、泪水与牺牲的庇护所。残破的、如同巨大树冠般的植物结构在背后星空的映衬下静静悬浮,那些被能量炮火撕裂的创口、焦黑的枝干,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这里埋葬着青萝,埋葬着许多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守护者,他们的英魂与这片土地同在;这里也保存着“观测者”文明最后的辉煌与无法回避的停滞。
澹台凤舞望着那渐行渐远的、熟悉的景象,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轻声问:“陈远,我们……还会回来吗?”
陈远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扫过那些伤痕,最终投向更遥远的、深邃的黑暗。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清晰:“不知道。宇宙浩瀚,前途未卜,归期难定。也许有一天,‘火种’壮大,我们会归来重建此地;也许……这里终将化为尘埃,只存在于记忆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永恒奔跑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永恒奔跑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