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年宫内,象征着成年与亲政的加冠大典已然礼成。那顶沉甸甸、缀满玉旒的王冠,终于名正言顺地戴在了嬴政的头上。玄色十二章纹礼服包裹着他年轻而挺拔的身躯,冕冠垂下的玉旒微微晃动,遮挡住部分视线,却更添几分深不可测的威严。典礼的庄严肃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祭祀时焚烧香料的余味,以及礼乐那悠远恢弘的余韵。
然而,所有参与典礼的文武百官、宗室勋贵,此刻却无人能完全沉浸在亲政大典完成的喜悦或感慨之中。他们的心神,更多地被宫墙之外那刚刚平息、却又仿佛仍在耳边回响的厮杀声,以及那位端坐于王座之上、面色平静得令人心寒的新王所牵引。
嬴政并未立刻宣布散朝或举行宴会庆祝。他高踞王座,目光平静地扫视着下方肃立的群臣,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整个大殿静得可怕,只能听到官员们因紧张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以及殿外风吹旌旗猎猎作响的声音。吕不韦站在百官之首,低眉顺目,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宽大袖袍中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赵姬称病未曾出席典礼,但她的缺席,本身就像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殿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名身背赤色翎羽(代表紧急军情)、满身风尘之色、甲胄上甚至还带着干涸血渍的信使,在郎官的引导下,快步奔入大殿!他来到御阶之下,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份用火漆封口的军报竹简,声音因为激动和长途奔驰而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
“报——!雍城捷报!逆贼嫪毐所部,于蕲年宫外遭我大军迎头痛击,伤亡惨重,已然溃败!残部正四散逃窜,昌平君将军已派精骑追击!”
这第一声捷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一块石子,瞬间在百官心中激起了涟漪!虽然很多人早已猜到雍城方向叛军讨不了好,但得到正式确认,还是让不少人暗自松了口气,同时也对高踞王座上的那位年轻君王,投去了更加敬畏的目光——原来大王早已料敌先机,布下陷阱!
嬴政面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信使退下。侍立在一旁的宦官小柱子立刻上前,接过军报,恭敬地呈送到御案之上。
还没等百官完全消化这第一个消息,第二名信使又到了!同样是风尘仆仆,同样是声若洪钟:
“报——!咸阳捷报!昌文君将军已率王师入城,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叛逆肃清在即!城中秩序正在恢复!”
“好!”
“太好了!”
大殿之中,终于忍不住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压抑着的欢呼和议论声。咸阳之围已解,都城无恙,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不少家在咸阳的官员,更是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嬴政依旧平静,只是目光似乎更加深邃了一些。
紧接着,是第三名、第四名信使……他们如同接力一般,将来自不同战场、不同方向的胜利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入这座象征着秦国权力核心的大殿:
“报——!逆首卫尉竭,于咸阳巷战中负隅顽抗,已被我军阵斩!首级在此验明!”(或许真的带来了首级,用木匣装着)
“报——!逆首内史肆,试图潜逃出城,已被生擒!现已押入死牢!”
“报——!叛军主要头目二十余人,或死或擒,名单在此!”
“报——!据溃兵供称及多方查探,逆首嫪毐,仅率少数残兵败将,已逃至好畤(或其他预设地点)附近山林中,我军追兵已将其合围,不日即可擒获!”
每一份捷报传来,都引起百官一阵难以抑制的低呼和对嬴政愈发浓烈的敬畏。这些捷报,不仅仅是对叛乱的平定,更是对这位刚刚加冠亲政的年轻秦王,其深谋远虑、其果决狠辣、其掌控全局能力的绝佳证明!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位君王如何在谈笑间(或许没有谈笑,但绝对从容),便将一场看似凶险、足以颠覆社稷的叛乱,轻松扼杀于萌芽之中,并且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肃清余孽!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沉稳,让所有曾经或许对他还有所轻视、有所疑虑的臣子,都从心底感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和由衷的折服。
吕不韦的脸色,随着这一份份捷报,变得越来越苍白。尤其是听到卫尉竭、内史肆这些与他或多或少有些关联(至少在外人看来如此)的嫪党核心纷纷落网或授首,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要停止跳动。他知道,清算的刀子,已经架在了脖子上,只是还不知道何时会落下。他偷偷抬眼望向嬴政,却只见对方平静无波的脸,那双隐藏在玉旒之后的眼眸,仿佛能洞悉他内心所有的恐惧和侥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下一帝秦始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