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傅留下的那张布线图,成了林卫东绝境中的救命稻草。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让赵大海拿着图,去找之前合作过、手艺靠谱的电工老师傅。又按照图上标注的规格,去买来了全新的国标电线、合格的漏电保护开关和线管。
这一次,他全程监督,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不敢再有半点马虎和侥幸心理。
电路很快重新接好,测试无误。当规范的射灯再次亮起,将柜台照得亮堂堂时,林卫东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背上那座无形的大山终于被移开了一部分。
接下来是那份沉甸甸的检查。
林卫东几乎一夜未眠,就着昏暗的灯光,一字一句地斟酌。他没有推诿责任,深刻检讨了自己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追求效果、违规操作的错误,详细分析了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并附上了已经完成的电路整改方案和保证书。
字迹工整,态度极其诚恳。
第二天一早,他忐忑不安地将检查书交到了李经理办公室。
李经理面无表情地看完,半晌没说话,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最后才沉声道:“检查写得还算深刻。这次事故,影响很坏!好在没酿成大祸,也及时整改了。下不为例!记住,在百货大楼,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规矩,比什么都重要!”
“是是是!李经理,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绝不再犯!”林卫东连声保证,后背又是一层冷汗。
“去吧。好好经营,用业绩说话。”李经理挥挥手,语气缓和了一些。
走出经理办公室,林卫东感觉像是又过了一关。虽然挨了训,但总算得到了谅解,柜台保住了。
然而,开业事故的负面影响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
接下来几天,柜台的生意一落千丈。
虽然电路问题解决了,商品依旧新颖,服务依旧热情,但“个体户柜台开业差点着火”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顾客中流传开来。很多人经过柜台时,都会下意识地多看几眼,眼神里带着疑虑和警惕,甚至绕道走。
销售额断崖式下跌,从开业第一天的火爆变成了门可罗雀。
巨大的心理落差和资金压力,再次像乌云般笼罩下来。
“妈的!都是那姓陈的王八蛋咒的!还有那帮长舌妇!”赵大海气得直骂娘,看着空荡荡的柜台,无比窝火。
李秀兰也愁眉不展,看着稀少的进账,计算着每天的支出和即将到期的货款,忧心忡忡:“卫东,这样下去不行啊……一天卖的钱,都快不够交大楼的管理费和水电了……”
林卫东嘴唇紧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知道,抱怨和发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必须想办法打破僵局,重新吸引客流!
降价促销?刚开业就大幅降价,反而显得心虚,可能适得其反。
搞活动?送赠品?本钱已经快耗尽了。
他的目光扫过柜台里的商品,大脑飞速运转。问题出在信任感和安全感上。如何快速重建顾客的信任?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柜台角落那摞崭新的《消费者》杂志和几张过期的《市场报》上——这是他之前为了了解信息特意买的。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
知识!专业性!也许能带来信任感!
比如,卖袜子手套,能不能附带介绍点材质区别、保养方法?
卖文具,能不能教学生如何挑选合适的笔记本和钢笔?
甚至,可以弄个小黑板,写点日常用品的使用小窍门?
把自己从一个单纯的售卖者,变成一个有点“专家”味道的顾问?这样是不是能显得更专业、更值得信赖?
这个想法很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在这年代的百货大楼里,营业员都是大爷,谁会给顾客讲这些?
但林卫东觉得可以一试!这或许是打破质疑的一条路子!
说干就干!他立刻开始行动。
他找来一块小黑板,用彩色粉笔写上:“尼龙袜、棉袜、羊毛袜,哪种更透气耐磨?——卫东百货小知识”。
又写了一个:“新买的钢笔不出水?一招教你搞定!”
他还凭借自己摆摊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挑选发卡、辨别电子表好坏的小技巧,准备在顾客询问时,“不经意”地透露出去。
同时,他让李秀兰和赵大海也学着点,接待顾客时别光报价,多聊两句商品的特点和使用心得。
这些小小的改变,起初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引来一些营业员的嘲笑:“哟,个体户就是花样多,卖个东西还当上老师了?”
但林卫东不为所动,坚持去做。
渐渐地,一些细心的顾客发现了这个柜台的不同。
尤其是一些中年妇女和注重实惠的顾客,她们对林卫东介绍的袜子材质、钢笔保养方法很感兴趣,觉得这个年轻老板懂行、实在,不忽悠人。口碑开始一点点逆转。
虽然客流恢复缓慢,但成交率提高了,而且开始有回头客。
这天下午,一位戴着眼镜、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先生在柜台前驻足良久,仔细看了小黑板上的内容,又观察了林卫东给一位顾客介绍如何挑选笔记本纸张,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逆袭: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逆袭:黄金1988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