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一点五十分,林晚星提前到达美术馆。她听从了江辰的建议,穿着舒适的平底鞋和便于活动的棉质长裙,背着他送的那套画材。
项目团队的人员基本到齐,艺术总监也在。江辰依旧是人群中最醒目的存在,他今天换了一身深蓝色的休闲装,少了几分严肃,多了些年轻学长的气息,但那份疏离感依旧如影随形。
看到林晚星,他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对众人说:“人到齐了,开始现场勘测。重点感受空间、光线和原始氛围,记录下任何可能影响最终呈现的细节。”
勘测从展览的入口序厅开始。技术团队的成员们拿着激光测距仪、光照度计等各种设备,严谨地记录着数据,讨论着设备安装点位和线路走向。
林晚星则安静地跟在后面,她不用那些仪器。她只是慢慢地走,时而闭上眼睛,单纯用身体去感知这个空间的高度、气流的微弱变化,以及不同时间段光线透过高窗洒落的角度和形状。
在走到一个名为“孤独之海”的弧形展厅时,她停住了脚步。
这个展厅原本的设计是空无一物,只有四面白墙,意图用极致的“空”来表现孤独。技术团队的方案是在墙面上投射不断变幻的、类似深海或宇宙的影像。
“这里的数据采集完毕,墙面平整度很高,适合投影。”一个技术人员报告。
艺术总监却皱着眉:“感觉还是不对啊,真的太空了,而且空得有点刻意了吧”
江辰看向林晚星,语气平静:“你的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过来。经过昨天的会议,团队里的人虽然对这个“空降”的江辰女友仍抱有好奇,但至少不再轻视她的专业意见。
林晚星走到展厅中央,环顾四周,然后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地面。
“这里,”她抬起头,眼神清亮,“或许不需要任何影像。”
“嗯?”艺术总监疑惑。
“极致的孤独,有时候不是被什么东西包围,而是连自己的存在都感觉不到。”她站起身,走到一面墙前,“如果我们把四面墙和天花板,都做成能产生微弱、模糊倒影的镜面材质呢?不是清晰的镜子,而是像蒙着水汽的玻璃。”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素描本,快速画着。
“观众走进来,看不到任何具体的内容,只能看到无数个模糊、扭曲、失真的自己的影子,在无限延伸的空间里重复。脚步声会有轻微的回音,空气是微凉的。那种无处不在又无法看清的‘自我’,会不会比纯粹的‘空’更能让人感受到孤独的侵蚀性?”
她描述的画面带着一种诗意的残酷,让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艺术总监的眼睛猛地亮了:“模糊的自我倒影……无限延伸……妙啊!这种心理暗示比直接的视觉冲击更高级!”
江辰凝视着林晚星,她站在空旷的展厅里,身形纤细,但当她描述自己的构想时,整个人仿佛在发光。他注意到她刚才下意识触摸地面的动作,注意到她描述时微微蹙起的眉头,那是一种完全沉浸在创作状态中的专注。
他沉默地打开自己的平板电脑,在原本的投影方案旁边,快速记录下关键词:“镜面材质(模糊),环境音(回声),温控(低温),心理沉浸…”
勘测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林晚星又陆续在几个区域提出了让艺术总监拍案叫绝的想法。她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直觉,能精准地捕捉到空间本身的情感潜力,并用最纯粹的方式将其放大。
江辰的话依旧不多,但他会认真听取她的每一句描述,并在平板上做着记录。偶尔,他会提出一两个非常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某种材质的反光系数是否可行,或者温控系统的精度能否达到要求。
他的问题很尖锐,甚至有些苛刻,但林晚星发现,只要她能清晰地阐述出自己想要达到的“感受”和“效果”,他总能迅速理解,并且开始从技术层面寻找实现的路径。
一种奇妙的、基于专业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
他负责将感性的描述翻译成理性的参述,她负责将冰冷的技术赋予温暖的血肉。
勘测结束,已是华灯初上。
团队成员各自散去,江辰和林晚星最后走出美术馆。晚风带着初夏的暖意,吹散了忙碌一天的疲惫。
“去吃晚饭。”江辰用的是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他似乎很不习惯征求别人的意见。
林晚星确实饿了,而且她知道,一起吃饭可能也是“人设维护”的一部分。她点点头:“好。”
这次他没有开车,而是带着她步行到美术馆后面一条安静的小巷。那里有一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私房菜馆,门面古朴,只挂着一盏暖黄的灯笼。
走进去,环境清幽,只有寥寥几桌客人。老板似乎认识江辰,微笑着将他们引到一个靠窗的僻静位置。
点完菜,等待的间隙,气氛再次陷入沉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予你星光万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予你星光万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