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微光尚未穿透厚重的雪幕,徐明便被手机的预警短信震醒。
屏幕上的文字透着刺骨的寒意:“紧急预警!市区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降至-45℃,未来24小时将维持极端低温天气。”
“受低温影响,电网设施出现严重故障,全市范围内将出现间歇性断电,部分区域可能长期停电。”
“请市民做好应急保暖及供电中断准备,切勿外出!”
他猛地坐起身,羽绒服摩擦着床单发出细碎的声响。
室内温度计显示-5℃,煤炉的火苗在夜间减弱了不少,连靠近炉边的区域都透着凉意。
“又降温了,电网还出问题了。”爸爸的声音从隔壁传来。
伴随着手机充电提示断开的“叮咚”声,家里的电力果然又断了。
徐明走到客厅,窗外的天光已渐渐亮起来,虽不算明亮,但足以看清室内景象,无需开灯照明。
妈妈正忙着将家里的三个充电宝都连接到插座上,嘴里念叨着:“趁现在还没彻底停摆,能充一点是一点,万一后续长期断电,这些都是救命的电。”
爸爸则把几部手机都摆到充电板上,补充道:“手机必须随时满电,万一有救援消息或者紧急情况,可不能掉链子。”
就在这时,小区业主群里弹出一条消息,发消息的是住在2栋的王医生:“各位邻居,昨晚我接到三位住户的求助,都是有基础病的老人,因低温诱发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没能抢救过来。现在尸体无法处理,家属已经快崩溃了,有没有人知道该联系谁?”
这条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家对门的张大爷也走了,他有高血压,昨天还在群里问有没有降压药,没想到……”
“3栋的李奶奶也没撑过去,她儿子守着尸体哭了一整晚,现在楼里连出去的路都不好走,根本没法处理啊!”
“太吓人了,尸体放家里会不会滋生细菌?万一传染疾病怎么办?”
恐慌的情绪在群里迅速蔓延,有人提议联系社区居委会,却发现电话根本打不通;有人说等救援,但谁也不知道救援何时能到。
徐明看着群里的消息,后背泛起一阵寒意。他想起前几天清雪时,还看到张大爷在窗边观望,如今却已是阴阳两隔。
妈妈端来一碗温热的粥,声音低沉:“造孽啊,这天气对老人太不友好了。”
爸爸叹了口气:“咱们只能祈祷家里人健健康康,现在这种情况,谁也帮不了谁。”
上午十点左右,天空难得放晴,稀薄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家里的电力在半小时前恢复过一次,此刻又再次中断,但之前连接的充电宝和手机已经充进了不少电量。
“电网这状态撑不了多久,得启动备用方案。”徐明的声音响起。
他突然想起储物间的太阳能设备,转身快步走了进去。
他搬出一个半人高的黑色太阳能蓄电池,这是寒潮前特意囤的,配有可折叠的太阳能电板,专门应对突发断电。
“趁现在有太阳,把电板架起来储电,多一份保障总是好的。”徐明说着,快速换上厚衣物,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推开阳台门时,酷寒瞬间裹住全身,他咬着牙将折叠电板展开,固定在阳台栏杆上朝南的位置,又用防水胶带将连接线路的接口缠紧,防止低温冻裂。
电板背面的指示灯很快亮起红色,显示正在充电。
“这样一来,每天晴好的时候能储两度左右的电,就算长期断电,也够给手机、手电筒充电,还能带动小型电热毯应急。”徐明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回到室内,看着蓄电池上缓慢上升的电量数值,稍稍松了口气。
他走到阳台窗边,透过玻璃望向外面。小区里依旧一片死寂,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光线。
3栋李奶奶家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仿佛在隔绝外界的一切。
楼下之前清理出的通道已被新雪覆盖大半,只剩零星脚印证明有人走过。
群里的求助信息仍在增加,有人说降压药吃完了,还有人手脚出现冻伤。
张婶发了条语音,声音带着哭腔:“有没有邻居有退烧药?我孙子好像发烧了,浑身发烫,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但这次,群里回应者寥寥,大多数人自顾不暇。
徐明关掉手机,走到煤炉边添了块蜂窝煤。火苗重新旺起,温暖了周围的空气,却驱不散心中的压抑。
他看了眼正在充电的太阳能蓄电池和摆满桌面的充电宝,心里清楚,这些电力设备或许会成为接下来生存的关键。
随着极端低温持续、电力中断和死亡案例出现,小区的生存环境已恶化到极点,而明天等待他们的,仍是未知的挑战。
夜色渐深,-45℃的酷寒像一张巨网笼罩城市。
楼里偶尔传来压抑的哭声,与寒风交织成无尽的绝望。
徐明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里默默祈祷着救援能早日到来。
喜欢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