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将临城裹得密不透风。东门城楼的垛口旁,马小丑的身影在微弱的篝火映照下,显得格外瘦削却挺拔。他已经整整两天只靠几口清水和半把野菜维持,眼窝深陷,颧骨凸起,原本挺拔的肩背也微微佝偻,但那双眼睛,却依旧像寒夜中的星辰,亮得惊人——那是绝境中不肯熄灭的希望,是肩上扛着全城性命的坚定。
风卷着城楼下伤兵营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惨叫声,钻进马小丑的耳朵,像无数根细针,密密麻麻地刺着他的心。他想起方才巡营时看到的景象: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兵,因为饿极了,偷偷啃食了半块观音土,此刻正蜷缩在墙角,双手死死按着胀痛的肚子,脸色惨白如纸,嘴里不断溢出白沫;伤兵营里,赵勇的伤口已经溃烂到能看见白骨,蛆虫在腐肉里蠕动,他的惨叫声已经嘶哑,却还在无意识地呢喃“水……粮食……”;城西的张大爷,昨天还跪在军营门口求一口吃的,今天就听说已经饿晕过去,家里的小孙子哭得撕心裂肺,却连一滴米汤都找不到……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反复盘旋,让他胸口憋得发慌,几乎喘不过气。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刺痛感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不能再等了,再找不到粮食和药品,用不了三天,临城就会变成一座死城,士兵们会饿死、病死,百姓们会流离失所,孙大炮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踏平这里。
“长官,夜风凉,您披上这个吧。”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浓浓的担忧。
马小丑回头,看到亲兵王强和刘勇站在身后,手里捧着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军大衣。王强是马小丑的同乡,跟着他参军多年,憨厚老实,枪法精准;刘勇则是猎户出身,身手敏捷,熟悉山林地形,之前打游击时立过不少功。这两人是马小丑最信任的亲信,无论多么危险的任务,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马小丑接过军大衣,披在身上,一丝暖意顺着布料蔓延开来,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他看着两人同样面黄肌瘦的脸庞,眼眶微微发热:“你们也饿了吧?库房里还有一点野菜根,拿去煮煮吃了。”
王强和刘勇对视一眼,摇了摇头。王强瓮声瓮气地说道:“长官,我们不饿,您吃吧。您这几天把口粮都分给了弟兄们和百姓,自己一口饱饭都没吃,再这样下去,您身体会垮的。”
“我没事。”马小丑摆了摆手,声音沙哑,“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我刚才想了很久,现在能救临城的,只有一个人。”
“谁?”刘勇连忙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苏老爷。”马小丑一字一顿地说道。
王强和刘勇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随即又变得有些犹豫。王强挠了挠头,说道:“苏老爷?可是……之前苏老爷已经捐了不少粮食和药品了,现在咱们再去求助,会不会……”
“我知道这有些为难他。”马小丑叹了口气,“但苏老爷是临城的首富,家里囤了不少粮食,还有自家的药铺,只有他,能拿出足够的物资,解咱们的燃眉之急。”
刘勇皱了皱眉,说道:“可是孙军已经合围了,苏老爷肯定怕得罪孙大炮。之前他捐赠物资,已经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现在让他再拿出大量粮食和药品,他未必愿意。”
马小丑沉默了片刻,他知道刘勇说得对。苏老爷是个精明人,乱世之中,自保是首要原则。孙大炮势大,一旦城破,苏老爷的家产、性命都可能不保,他自然会有所顾虑。可现在,除了苏老爷,他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能帮得了临城。
“不管他愿不愿意,我都必须去试一试。”马小丑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这是临城最后的希望,是全城百姓和弟兄们的性命,就算是跪,我也要跪出粮食和药品来!”
王强和刘勇看着马小丑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们知道,马小丑不是在说大话,为了临城,他真的愿意付出一切。
“长官,我们跟您一起去!”两人齐声说道。
马小丑点了点头,他知道,出城风险极大,孙军的包围圈密不透风,多一个人,就多一份照应。
“好。”马小丑说道,“现在就准备出发。咱们换上百姓的粗布衣裳,脸上抹点锅灰,尽量伪装得像普通百姓,避免被孙军的巡逻队发现。”
很快,三人就找来了三套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换下了身上的军装。马小丑的军装早已沾满了尘土和血迹,脱下时,皮肤被磨得有些刺痛。他拿起一块烧黑的木炭,在脸上、脖子上仔细抹了起来,原本英挺的脸庞瞬间变得黝黑粗糙,只剩下一双眼睛,依旧明亮。王强和刘勇也照做,很快,三个“百姓”就出现在了城楼上。
马小丑又让亲兵找来一把短刀,藏在腰间,万一遇到危险,也好有个防身的武器。他还带上了一个小小的水囊和几块干硬的野菜饼——这是他们仅有的口粮,虽然难以下咽,但至少能在途中补充一点体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