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里,静竹激动地抓住家丰的手,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孩子,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二娘,您先别激动。” 家丰坐起身安抚她,语气认真,“关于我脑子好利索的事,您能不能先保密?最多告诉娘就行,也叮嘱大伯别往外说。”
“这是为何?” 静竹有些不解 —— 她原本还想告诉全村人,这样她们在爷爷家也能挺直腰板,这些年家里不顺,婆婆没少说是她克的。
“其一,我是掉进幽沟后才好的,昨天听您说幽沟‘鬼神莫近’,要是传出去,会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生出什么奇怪的说法?”
“这……” 静竹犹豫了,坦言道,“说实话,昨天见你跟平时不一样,我心里也犯嘀咕,还担心你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缠上了。”
家丰继续分析:“其二,刘医师虽说从医理上能说通,但医书上没记载过这种情况。要是传出去,肯定会有人来问怎么治好的,可我就是摔了一跤撞了头,别的也说不出啥,有心人会不会觉得我故意隐瞒?”
“这倒也是,确实有可能惹上麻烦……” 静竹渐渐冷静下来,觉得家丰说得有道理。
“其三,要是有家里孩子也有智力缺陷的,效仿着去幽沟找‘机缘’,万一出了人命,咱们心里能安吗?”
静竹的手猛地哆嗦了一下,再一琢磨,要是真发生这种事,后续的麻烦简直不敢想。
“其四……”
“小丰,别说了,二娘懂了。” 静竹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干练,看着家丰满眼欣慰,“真没想到,你这脑袋刚一好,就这么聪慧通透。要是以前没耽误,肯定是个有出息的天之骄子。”
家丰笑了笑:“二娘过奖了。”
静竹还是有些顾虑:“可日子长了,大家早晚能看出你头脑好了啊。”
家丰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温水煮青蛙,让大家一点点发现、适应,慢慢就接受了。可要是突然宣扬出去,反而容易让人起疑心,感觉不对劲。”
静竹也笑了:“好,就听你的。真好啊,你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二娘总算觉得日子有盼头了。放心,等你大伯回来,我一定好好叮嘱他,也让他跟刘先生传话,尽力保密。”
两人开心地聊了起来,家丰趁机追问原主的过往经历和村里的情况,快速吸收着这些关键信息。
这算原主吧?家丰心里嘀咕 —— 自己大概率是穿越到这孩子身上了,可为啥没有原主的记忆?是因为这孩子以前智商有缺陷吗?
还有一种可能:自己在现代已经去世,转世投胎到了庄家丰身上。这孩子本应一辈子痴傻,却因为这次坠崖的机缘,恢复了自己前世的记忆。
罢了,不想了,既来之,则安之。
直到肚子咕咕叫起来,家丰才发现一个令人崩溃的事实:这里竟然没有午饭!倒不是完全没有,只有农忙时干重活,才会中午吃点东西垫垫;像他和静竹这样暂时不干活的 “闲置人口”,几乎从没吃过午饭。
需要改变的现状,真是太多了。
过了中午,庄大兵拿着药回来了。静竹赶紧把保密的利弊跟他讲了一遍,只是没说这些是家丰分析的。
庄大兵虽然是粗人,但不傻,听完立刻明白过来 —— 家丰脑子好的事传出去,确实可能引来麻烦,哪怕不一定有那么严重。他当即答应帮忙保密。
庄大兵是个遇事不过夜的性子,叮嘱完静竹怎么熬药,又马不停蹄赶到镇上,把静竹的意思转告给刘医师。刘医师虽然不太理解,但本着诚信行医的原则,既然病人有要求,便爽快地答应了保密。
来回又是两个多小时,庄大兵把刘医师的答复告诉静竹后,趁着天还亮,又赶回地里干活去了。
静竹找出陶罐洗干净,垫在石块上,底下生起火,给家丰熬起了药汤。药熬好后,倒出三分之一,等凉了些才递给家丰。
不知道是些什么药材,药汤一股子苦腥味。家丰憋着气往下咽,边喝边在心里吐槽:电视里都是骗人的!古代剧里不都是帅哥靓女拿着小茶碗卿卿我我喂药吗?怎么到自己这,就成了大海碗?一陶罐熬出三四斤药汤,一天一顿就得喝一斤多,这味道更是绝了……
不过也好,喝饱了,倒省了午饭。唉~
家丰听着静竹一整天时不时咳嗽,忍不住问:“二娘,您这咳嗽,是一直都这样吗?”
“是啊。” 静竹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都好几年了。”
家丰追问:“请刘医师看过吗?”
“看过,他说根子上是体弱,很难根治。每次开了药,喝着能好一阵子,可停药没多久就又犯了。这几年我也习惯了,天冷的时候严重些,现在天要热了,能轻快些。”
“这样啊……” 家丰低头沉思,不知不觉又开始自言自语,“家人没被传染,应该不是结核。是气管炎?还是支气管炎?不知道初期是不是急性的,现在看来是转慢性了,可惜没有抗生素。冬重夏轻,胖子以前也得过这毛病,他那会是怎么治好的来着?好像是萝卜和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蓝月闪烁之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蓝月闪烁之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