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的第一个清晨,归心村下了场小雨,晨露混着雨水,落在麦穗上,穗粒显得饱满了许多。麦丫站在碑前,看着小墨和小茶儿在田里忙碌——小墨正把冻好的暖石埋在新种的麦根旁,小茶儿则在给茶枝蚕纱棚补漏。远处的归墟海,浪声混着雨后的清新,竟透着几分凉意。
天边飞来的信鸽比上次更多,足有上百只,每只信鸽的脚上都绑着沉甸甸的麦穗样本——中原的麦穗粒满浆足,北地的穗颈柔韧,南地的穗秆无霉,西域的麦粒饱满,幽冥渊的麦根健壮。每张样本旁的纸条上,都画着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下面,是一双护着麦穗的手。
麦丫把这些麦穗样本摆在初心碑前,拼成一个圆形,刚好围着碑身的四道真言。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麦穗上,穗粒泛着晶莹的光,像是缀满了小珍珠。她拿起春秋笔,在“大暑保穗录”的末尾,添了一行字:“大暑炎阳烈,非力可抗,唯智可御;麦穗保丰登,非天所赐,唯心所护。”
小墨走到麦丫身边,手里拿着一块新的冻暖石,上面刻着“凉”字:“俺想把这个送给西域的人,让他们知道,暖石不只能烘,还能冻,法子变了,初心不变。”
小茶儿也递来一小捆编好的茶枝蚕纱网:“俺也想送给南地的人,让他们记住,遮阳不是挡光,是给麦穗留口气,就像给人心留份暖。”
麦丫接过暖石和纱网,放在碑旁的竹简堆上——那里已经堆了“传法录”“解厄录”“保穗录”,还有简清言的旧竹简,风吹过,竹简发出“哗哗”的响声,像是在唱一首丰收的预歌。
归心村的麦穗在雨后慢慢挺直,灌浆越来越足,午后的阳光虽仍热,却不再灼人。小墨和小茶儿的笑声在田里回荡,和远处的浪声、近处的蝉鸣混在一起,成了大暑最清凉的声音——那声音里,没有对抗自然的豪情,只有顺应自然的智慧;没有高高在上的拯救,只有并肩同行的守护。
四道真言在初心碑上轻轻闪着光,雨后的碑身更显温润:“佛魔非岸”,是说佛的“聚凉”和魔的“控温”能一起用;“道儒非舟”,是说道的“引露”和儒的“记录”能一起拼;“长明非天”,是说众生的智慧比太阳更亮;“自渡即自由”,是说变通的初心比硬抗更自在。
麦浪在风里轻轻起伏,穗粒饱满,透着丰收的希望。九域的方向,虽然远,却因为这些麦穗,连得更紧了——不是靠一道的功法,不是靠天的庇佑,是靠每个人看着麦穗时的细心,是靠每个人为了护穗想出的法子,是靠那份“不放弃每一颗麦穗”的初心。
麦丫握紧手里的春秋笔,笔尖在阳光下泛着光。她知道,等到秋分,这些麦穗会变成饱满的麦粒,会被分给九域的孩子,会在明年的春天,种出新的麦田。而这些写满法子的竹简,会和简清言的旧竹简一起,传下去,告诉后来的人:天候会变,水土会变,可护持初心的智慧,永远不会变;四道会分,九域会远,可同心自渡的暖,永远不会远。
远处的归墟海,浪声依旧,却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麦香的清凉——那是九域的智慧,是初心的温度,是众生自渡的力量。
喜欢四极玄穹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极玄穹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