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志站起来,轻咳一声,众人这才安静了下来, 齐刷刷的看向了李远志。
李远志笑着说:“走吧,走吧,先去看看,看完了再回来讨论这些。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众人跟着往外走,李远志回头一看, 大人小孩儿浩浩荡荡的一支队伍。马东升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跟林国喜和苏建国稍微商量了一下,对跟在后面的人说:“大家都去忙吧,留几个人跟着就行, 等有了结果就通知大家。”
女人们带着孩子都留下了,连苏建国也没去成。因为李远志说:“苏大哥就不用跑来跑去的了,你在家里好好休息,我们待会儿回来,跟你再仔细讨论。”
一群人围着五队,走走停停。随行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壮大。没办法,大家太好奇了,都想跟着看看 :这些人是谁啊?他们到底这是在干什么呀?
朱金山和朱银山悄悄告诉他们, 这是县里来的干部和农业专家,是来我们这里考察研究的,教我们搞种植的。这会儿正在工作,大家不要吵闹,有什么问题回头再说。
两个技术员时不时拿出准备好的纸袋,装上一些泥土,在纸袋上做好标记,放进随身的背包里。偶尔跟农技站长江成和县长李远志交谈几句,一副很是小心慎重的样子。
看他们这样,一路跟着的人们,渐渐安静下来。除了前面带路的林国喜和马东升两人偶尔说两句,其余的人都默默地跟在身后,生怕打扰到他们,影响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检测结果。
走完一圈,大家又回到苏家门前。朱家兄弟一起挡在了院门口,对跟在后面的人说:“我们都先回去吧。等专家把我们地里的土拿去检测好了,有结果以后会告诉我们的。这会儿我们这么多人都进去,影响他们商量正事。”
一众人议论纷纷半天,终于还是陆陆续续的散去了。有几个人从赵家门前经过,看见赵德贵和黄桂华两口子,正探头探脑的往外张望,一个人不解的问:“你们这是在看什么啊?”
赵德贵却问:“你们刚刚跟着去看了,那群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另一个人老实回答说:“朱家兄弟说,是县里的干部和专家来检测我们这里的土地,教我们搞种植呢!”
黄桂华“呸”了一声,说:“朱家兄弟知道个屁!他们就是那几家养的狗。就前天晚上,那些人可是在一起吃饭喝酒、嘻嘻哈哈,闹了一个晚上呢!也不晓得是想打啥坏主意?”几句话说的唾沫横飞,一副很是生气的样子,好像人家吃的是她家的饭一样。
赵德贵站在一边儿,就像个捧哏的,情绪激愤的说:“这才消消停停的过了几天日子啊?啊!!这会儿就又干部了?专家了?还帮我们检测土地?教我们搞种植? 我们谁不是当了几辈子的农民?还需要他们来教怎么种土地?”
看着几人茫然不解的神色,赵德贵心里很是得意。
他鼻子里“哼”了一声,接着又不屑的说:“就你们相信他们的鬼话,你们怕不是穷疯了吧? 也不想想他们能安什么好心?”
一直没说话的年轻人这会儿开口了,他说:“我们这些穷疯了的,跟他们那些没安好心的,都在路上坦坦荡荡的走着;你们倒是哪哪都好,怎么说几句话还偷偷摸摸的啊? 你看你们在自己家里还东张西望的,该不会是干了什么坏事,在心虚吧?”
说完,也不管他们在后面高声怒骂,拽着几个人就走。一边走还一边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听这两口子胡说八道,还不如回去睡大觉呢!”
几个人一边走着一边小声的议论着赵家的‘那些事儿’。
一个人说:“我跟你们说件事儿,去年有一天晚上,去给我舅舅过生日。回来大概有十点了,竟然看见赵德贵跟赵大国两父子,在一队那边割人家的红薯藤;当时吓得我赶忙就绕路走了。”
另一个说:“那有什么,也是去年,我老表家儿子结婚,我也是回来的晚了,他们一大家子,好几口人呢!在十队那边扯人家花生, 胆子大的很,还在说话呢!我要不是听出黄拐子的声音,我还以为是主人家自己在连夜连晚的扯花生呢!”
见几人走远,赵德贵吐了一口浓痰,对黄桂华说:“老二家的大丫头相亲相的怎么样了?”
黄桂华一边跟着往屋里走一边抱怨说:“这人也不怎么样,家里一样的穷的要死!”
两口子的二儿子赵大富,娶的媳妇是隔壁公社的一个寡妇名叫陈春容。
陈春容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俩闺女, 一连几年两口子都没有生出一个孩子来,赵德贵两口子很是生气,就说俩闺女必须改姓赵。大的叫赵菊英,小的叫赵梦英。
赵菊英今年十八了, 陈春容的意思,就想找个老实本分的人,让女儿嫁过去后,可以 安安稳稳的好好过日子就行。
但赵家人不同意呀!总想着找个傻大方的,让他们可以多收点彩礼。要发现实在榨不出来什么油水,马上就找出各种的理由,让亲事说不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活在这温情人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