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春。幽州边境,燕山余脉,寒风依旧料峭。
枯黄的草原尚未完全返绿,一支约三百人的骑兵,如同白色的流云,沉默地巡弋在苍凉的天际线下。为首将领,白马银枪,姿颜雄伟,正是常山赵子龙,赵云。他此刻的心情,比这北地的春风更加萧瑟冷峻。
自公孙瓒败亡后,他带着这批忠心耿耿的白马义从旧部投效袁绍,本欲借此平台,一展抱负,匡扶汉室,拯救黎民。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官渡新败,袁绍一病不起,河北基业摇摇欲坠。更令人心寒的是,袁绍之子袁谭、袁尚,非但不思团结御敌,反而为争夺继承权明争暗斗,愈演愈烈。邺城之内,谋士如郭图、逢纪、审配之辈,各拥其主,相互倾轧;大将如颜良已殁,文丑亦亡,余者如张合、高览等,处境亦颇微妙。像赵云这等自带部曲、并非嫡系出身,且性格刚正不阿的“客将”,更是备受排挤与冷落,空有一身绝世武艺和满腔忠义热血,却只能在这边境之地巡逻戍守,如同宝珠蒙尘,利器空悬,壮志难酬的苦闷,日夜啃噬着他的心。
这一日,例行巡边至一处名为“野狐峪”的河谷地带,忽见远处烟尘扬起,夹杂着凄厉的哭喊与胡骑嚣张的呼哨声。赵云剑眉紧锁,举目望去,只见一小股约五六十人的乌桓游骑,正挥舞着弯刀,追逐、掳掠一支汉人商队。商队车马倾覆,货物散落,护卫死伤枕籍,幸存者如同受惊的羔羊,四散奔逃,境况凄惨。
“胡虏敢尔!”赵云胸中郁积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一股保境安民、诛杀不臣的浩然正气充盈全身。他银枪遥指,声如寒铁,穿透风声:“白马义从,随我杀敌!护我百姓,扬我汉威!一个不留!”
“喏!杀!”三百白马义从齐声怒吼,声震四野。他们皆是百战余生的精锐,虽久经漂泊,但军魂不灭,此刻主将一声令下,顿时如同雪崩般席卷而出!马蹄如雷,白影如电,带着一往无前的惨烈气势,冲向那股正在施暴的乌桓骑兵!
赵云一马当先,亮银枪化作一道银色闪电,人借马势,马助人威,如同虎入羊群!他的枪法已臻化境,精准而致命,每一枪刺出,必有一名胡骑应声落马,竟无人能挡其片刻!其神勇之姿,令残存的乌桓人心胆俱裂,纷纷怪叫着调转马头,试图逃窜。但白马义从早已默契地展开两翼,如同白色巨网,将这伙犯边胡虏尽数兜住,刀枪并举,不过片刻功夫,便将这伙肆虐边境的豺狼屠杀殆尽!
战斗迅速结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赵云勒住战马,看着劫后余生、惊魂未定的商队幸存者,以及满地狼藉和同袍的遗体,心中并无胜利的喜悦,只有沉重的悲悯与无力。这乱世之中,如此惨剧,几乎无日无之,他一人一枪,又能救得几人?
他压下心中悲怆,命部下帮忙收敛死者,妥善安葬,并救治伤者,清点散落的货物。这时,商队中一位看似管事的中年人,在两名伙计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到赵云马前,不顾地上泥泞,纳头便拜,声音哽咽:“多谢将军!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若非将军神兵天降,我等今日皆成异乡之鬼矣!小老儿黄浒,代‘金鳞’商号上下,拜谢将军再生之德!”
“金鳞商号?”赵云心中微动。这个名字,他近来时有耳闻,似乎与那种价比黄金的“流云锦”和性烈如火的“烧春”美酒有关,生意遍布南北,名声不小。他下马,亲手扶起黄浒:“老丈请起。云身为汉将,保境安民,份所应当。诸位受惊了。”
黄浒感激涕零,执意邀请赵云及其部众至前方边镇休整,以便救治伤员,也让受惊的伙计们缓口气。赵云见部下确有轻伤,且天色将晚,便应允下来。
是夜,边镇一家最大的客栈被包下,黄浒设宴款待赵云及其麾下主要军官。席间,黄浒言语恳切,礼仪周到,不仅奉上丰厚的金银作为谢礼,更拿出了数匹光华流转的极品“流云锦”和十坛窖藏“烧春”作为心意。赵云本不重财物,但见那锦缎之美、酒香之烈,确为世间罕有,心中对“金鳞”商号的实力与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更让他留意的是,黄浒及其手下伙计,虽遭大难,损折人手,但行事依旧有条不紊,对他部下照顾得无微不至,显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绝非寻常商队可比。酒过三巡,黄浒见时机成熟,屏退左右闲杂人等,只留赵云一人在静室之内。
黄浒神色转为郑重,压低声音道:“赵将军,小人斗胆,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东家虽远在荆州,然对将军之忠勇仁义、天下无双的武艺,却是神交已久,仰慕万分。”他观察着赵云的神色,继续道,“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袁本初病入膏肓,其子相争,河北倾颓在即,绝非可依之明主。将军乃当世蛟龙,岂能久困于此浅滩浊水之中,空耗英雄之志,徒受小人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