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见到周文海,远比苏晨想象的要容易,也远比他想象的要难。
容易之处在于,周老的住址并非秘密。作为江城市曾经的功勋人物,他的名字和事迹,在许多地方志和老干部名录上都能查到。他住在城西一处僻静的干部大院里,安享晚年。
难处在于,以什么身份,用什么理由,去敲响那扇门。
贸然上门,说一句“周老您好,我想跟您聊聊三十年前龙王庙化工厂的爆炸案”,苏晨毫不怀疑,自己可能连大院的门都走不出去,就会以一种极其合理的方式“人间蒸发”。
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壳”,一个坚不可摧的、合情合理的伪装。
苏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没有处理任何文件,只是对着一份《江城市城市发展史(1980-2000)》的编撰大纲发呆。
傍晚时分,他拿着一份自己重新草拟的提纲,敲开了科长赵林的门。
“科长,关于那份违建项目的调研报告,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苏晨将提纲递过去,态度诚恳,“报告里提到‘历史遗留问题’,我觉得可以深挖一下。我查了些资料,发现咱们市在九十年代初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尤其是在城北区域的改造上,当时主抓这项工作的周文海周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如果能采访到周老本人,拿到一些第一手的感悟和资料,不仅能让这份报告更有分量,或许还能为咱们市府办的研究工作,留下一份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
赵林扶了扶眼镜,接过提纲。他看得非常仔细,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
苏晨的这份提纲,做得滴水不漏。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背景,到政策实施的具体细节,再到将周文海定位为“时代亲历者与卓越贡献者”的高度,每一个字眼都透着对老领导的尊敬和对工作的热忱。
“想法很好。”赵林看完,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赞许,“周老是我们市的宝贵财富,他的很多经验,确实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不过,他老人家退休多年,不问政事,性子也比较清净,不一定愿意见人。”
“我明白。”苏晨立刻接话,“所以我才来跟您汇报。如果科长您觉得这个思路可行,能不能……以咱们科室的名义,帮我联系一下周老那边?就说是一个晚辈,想登门求教。”
赵林沉吟片刻,看着苏晨那张充满求知欲和干劲的年轻脸庞,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
在他看来,苏晨这个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还懂得尊重前辈,是块好料。让他去和周老这样的老领导接触一下,学习学习,也是一种栽培。
电话很快接通,赵林客气地向对方说明了情况。几分钟后,他放下电话,对苏晨说:“周老的秘书说,老人家明天上午十点有时间。你准备一下,别迟到。记住,多听,少说,尤其不要打听跟工作无关的事情。”
“谢谢科长!我一定注意!”苏晨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却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苏晨开着自己的车,停在了城西干部大院的门口。大院门口有卫兵站岗,红墙灰瓦,松柏挺拔,透着一股不事张扬的威严。
他通报了姓名和预约时间,卫兵核对后,敬礼放行。
周文海的家,是院落最深处的一栋二层小楼,带着一个精致的小院。院子里,几株兰花开得正盛,一架紫藤萝爬满了墙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墨香。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开了门,他就是昨天电话里的那位秘书。
“是市府办的小苏吧?首长在书房等您。”秘书的笑容很职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察的审视。
苏晨跟着他走上二楼,楼道里挂着几幅山水字画,笔力雄健,气势不凡。
书房的门虚掩着,秘书敲了敲门:“首长,小苏同志到了。”
“让他进来吧。”一个温和而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苏晨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书房很大,满墙的书架,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一个身穿白色对襟唐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临摹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他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坐吧,等我写完这一行。”
苏晨没有坐下,而是恭敬地站在一旁,看着老人笔走龙蛇。
他不需要系统提示,就能感受到一股如山岳般厚重的气场,充斥着整个房间。那不是压迫,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融合。这间书房里的每一本书,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成了他气运的一部分,共同构建起一个看似温润如玉,实则坚不可摧的领域。
【系统扫描中……】
【目标:周文海。】
【气运状态:威严壁垒(激活状态)。】
【检测到环境气运加持:“书香文气”、“兰心君子”、“德高望重”。壁垒防御力提升3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