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中午时分了,魏满仓找了棵大树阴凉处。从空间仓库里面拿出五六颗熟鸡蛋,随便解决了下中饭。
他决定还是得去下黑市,所以必须等到晚上。搞定供销社代购点的事,不是现在的他能解决的,得慢慢来。
整个下午他都在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熟悉方圆十里的一切。观察这里的住户生活条件,评估他们的购买力。
晚上七点,他出现在了黑市入口处。交了五块钱,推着满满一三轮车东西,进了黑市。
这次他没弄两背篓母鸡,只弄了一背篓。另一个新背篓里,装满了棉花。
上次一亩棉花收获了五千斤棉花。估计在外面种植的话,顶多四五百斤棉花一亩。
今天人特别多,七点多钟,就有上次九点钟的人流量了。可能是因为秋收后,大家都有闲工夫吧,所以附近公社和市里的人才会来这么多。
从七点开始他的生意就没断过,实在是棉花在这个时代太稀有了。就算他卖一块五一斤,也挡不住大家购买的热情。
供销社一斤棉花才八毛,不过要棉花票。棉花票本来有的就少,所以好多人冬天只能单衣穿个三四件,勉强过冬。谁不想穿棉袄过冬?但是没棉花票啊。
现在见黑市有人卖棉花,经过半个小时发酵,就一传十,十传百。都来这里,想买几斤棉花。有些人想做棉被,更是三十四十斤的买。
还好魏满仓摊位这里,光线不是很好。他都趁机往背篓里添加了几十次棉花。谁叫他有空间呢,每次背篓里都忽然多出,一百多斤棉花,也没人注意的到。这都是在背篓里完成的。不是善于侦查的人根本不知道。
也不会有哪个傻子,站在他面前给他算卖了多少棉花,算背篓里到底能装多少。
到了九点钟,他便卖出了两千斤棉花。收到三千块钱。鸡也卖了一千只,花生油八百斤。油这次比上次卖的少了一点。大米一千二百斤,可能是因为秋收了,家里有粮食了。虽然黑市人多,却也就卖了这么点。鸡蛋卖出了两千颗。
卖了一万四千块,这次收入有点多,他可不敢继续摆摊了。即使是晚上,即使黑市龙蛇混杂,没人关心其他人的事。他也不得不防,有心人太过好奇,关注他。
这次买了一捆灰色的布,花了六十块,还买了两个能装三十斤的油壶,便出了黑市。他怕有人关注他,所以不想在黑市上晃荡很久。九点半他就离开了黑市。到了无人处,把独轮车收了,拿出自行车和手电筒。照亮着前方的沙石路,往家赶去。
十一点半,你已回到家。从空间鱼塘里拿出二十斤大虾,放入养鱼的木盆里。又把木桶里的八条草鱼收回空间鱼塘,换了另外八条草鱼出来。木盆里原来的鱼待太久,他怕死完了。还没吃,就死了,他的性格不允许浪费。
到了杂物间,放了一壶装满三十斤的花生油。轻声推开自己的房间,把买的灰色布匹放下。
想了想后,他进入空间拿出一百斤棉花。把棉花用意念之力压出棉被的形状,又找出打包大米的棉线,全方位的固定每一公分的棉被。做好三床棉被,拿出了空间,放在床板上。他还顺手拿出了三十斤棉花,也放在床上。
这才出了房间,往张慧敏的房间走去。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一上床,他就抱住了张慧敏。
迷迷糊糊中,张慧敏半梦半醒地嘟囔了一句:“老公,你回来啦?这么晚了还赶路回家,真是辛苦你了。”
魏满仓温柔地回应道:“嗯,回家心里踏实,在外面风餐露宿的,我实在是不习惯。”
隔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周海妹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去厨房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她拿开木盆上的木板,拿出一条新鲜的鱼,正准备动手宰杀时,突然注意到放在角落里的木桶有些异样。
周海妹好奇地走过去,搬开木桶上的木板,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木桶里竟然多了几十斤大虾!这些虾个个肥美硕大,在木桶里活蹦乱跳,仿佛在向她展示着它们的新鲜与活力。
周海妹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了。这么多的大虾,起码有二十斤吧!她不禁自言自语道:“难道是我昨晚上听墙根,睡得太晚了?还是我出现幻觉了?怎么会有这么多虾在木盆里呢?”
周海妹心里充满了疑惑,但更多的是惊讶和欣喜。她不禁想起最近这段时间,魏满仓总是半夜才回家,而且每次回来都会带很多东西。这个年轻人现在这么厉害吗?每次半夜回来都能带回这么多好东西,他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周海妹一边想着,一边默默地抓了两斤虾出来。她决定用开水烫一下,再沾点酱油,就当是简单的早餐了。毕竟这么多虾,一顿也吃不完,先尝尝鲜再说。
喜欢重生75开局喂饱九个女知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75开局喂饱九个女知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