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经渡转过身,眼中带着暖意:“多谢修远体谅。只是不必劳烦太多人手,《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执着于安危,便不会被阴影困住。他们要找的是我,我若行得正坐得端,纵有暗箭,也未必能伤我。”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伴随着一个苍老的声音:“双先生在吗?我是城南的王阿婆,带孙儿来复诊了。”
双经渡与李修远对视一眼,前者扬声道:“阿婆进来吧。”
门被推开,王阿婆牵着个约莫五岁的孩童走进来,孩子面色发白,呼吸时胸口起伏得厉害。“双先生,您快看看,小虎昨夜又喘得厉害,哭了大半宿。”阿婆抹着眼泪,将孩子往前推了推。
双经渡立刻上前,指尖搭上小虎的手腕,神色专注。他听着孩子急促的喘息,又翻看眼睑,随即道:“无妨,是风寒未清,牵动了旧疾。明心,取麻黄、杏仁、甘草来,按前日的方子加减。”
明心应声去取药,李修远看着双经渡为孩子推拿穴位,动作轻柔,眉宇间满是关切,仿佛门外的阴影、潜在的危险都已烟消云散。他忽然明白,双经渡的“不避”,不是不怕,而是将别人的苦难看得比自己的恐惧更重——就像《内经》里说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他早已超越了“医病”,将一颗心放在了“医人”的疾苦上。
待小虎的喘息渐渐平稳,王阿婆千恩万谢地离去,双经渡才对李修远道:“你看,这便是我不能躲的缘由。”
李修远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他:“这是宫中侍卫的腰牌,你带在身上,若遇官差盘查,或许能用上。我再让人去查麻三的行踪,定要弄清楚他们到底想何时动手。”
双经渡接过玉佩,入手温润,却也沉甸甸的:“有劳修远了。只是不必太过急切,该来的总会来,我们且以不变应万变。”
李修远离去后,明心忍不住问:“师父,那些人真的会对我们动手吗?”
双经渡将玉佩收好,重新拿起药杵:“动手不动手,由不得他们,也由不得我们。但我们能决定的是,要不要停下手里的活计。明心,你记住,医道如禅道,最忌心浮气躁。哪怕窗外有刀光剑影,案上的药材也得碾得均匀,诊脉的手指也得稳如磐石。”
药杵撞击瓷钵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先前更沉稳了些。夕阳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而门外街角的灰影,不知何时又出现了,像一块顽固的污渍,沾在这春日的安宁里。
暮色渐浓时,双经渡正要关门,却见一辆青篷马车停在医馆门口,车帘掀开,露出内侍总管李德全那张笑眯眯的脸:“双先生,陛下有请。”
双经渡微怔:“不知陛下深夜召见,所为何事?”
李德全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陛下这几日总说胸闷,太医们开了方子也不见好,念叨着先生的‘静心诀’呢。先生快上车吧,陛下在御书房等着呢。”
双经渡看向街角,那抹灰影不知何时消失了。他心中掠过一丝疑虑,却还是对明心道:“好生看家,我去去就回。”
马车缓缓驶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双经渡坐在车内,闭目养神,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玉佩。他总觉得,今晚的夜色,比往日更沉,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悄然收紧。
马车行至朱雀大街时,忽然猛地一震,车夫惊呼一声:“谁?!”
双经渡睁眼,只听车外传来刀剑相击的脆响,夹杂着几声闷哼。他心头一紧,正要掀帘,却见车帘被一把匕首挑开,一张蒙着黑布的脸出现在眼前,眼中闪着凶光。
“双先生,跟我们走一趟吧!”
冰冷的刀锋抵住了咽喉,双经渡却异常平静,目光扫过车外——李德全已不见踪影,几个黑衣人与车夫缠斗在一起,而远处的巷口,那抹熟悉的灰影正一闪而过。
原来,他们等的不是在医馆动手,而是在去皇宫的路上。
想知道双经渡能否脱险?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双经问渡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双经问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