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在山谷林间缓缓流淌,却无法掩盖那由远及近、如同闷雷般逐渐清晰的脚步声与金属碰撞声。老鸦洞东西两侧的山峦,如同两张缓缓拉开的巨弓,绷紧了死亡的弦。
东路由北边“灰衣”别动队(约六十人)为主,王连长一个排(约四十人)配合,担任主攻。他们行动迅捷而安静,队形严谨,如同一条贴着地面游动的毒蛇,径直扑向老鸦洞东侧门户——鹰嘴涧。这里地势相对开阔,是通往老鸦洞核心区域的要道之一,也符合“白鬼”小队偏好发挥其射程和火力优势的习惯。
负责东线第一阶段阻击的,是陈石头亲自带领的一排主力以及那支新组建的、配备了MP18冲锋枪的突击班。他们没有依托明显的制高点,而是分散隐蔽在鹰嘴涧入口两侧陡峭、灌木丛生的山坡上,如同潜伏的猎人。
透过望远镜,林峰在后方指挥点能看到“灰衣人”那独特的、带着一种冰冷工业美感的装备轮廓,尤其是其中几人背负的、枪管呈多孔蜂巢状的能量武器。他的心脏微微收紧,就是这东西,上次几乎将他们彻底摧毁。
“放他们进涧口,不要急着开火。”陈石头通过简易电话线低声下达命令,声音沉稳得如同山岩。
“灰衣人”的先头侦察小组异常谨慎,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涧内,甚至发射了几发试探性的步枪子弹,打在岩石上溅起火星。确认没有明显伏兵后,主力才开始小心翼翼地进入鹰嘴涧。
就在大部分敌人踏入涧口狭窄区域时,陈石头猛地一挥手下令:“放烟!”
预先设置在涧口上风处、浸透了油脂和湿柴的十几个柴堆被同时点燃!浓密呛人的黑烟借助山风,瞬间弥漫开来,如同一条黑龙,迅速笼罩了整个鹰嘴涧入口区域!能见度骤降!
“咳咳……怎么回事?”
“注意警戒!小心埋伏!”敌军队列中传来一阵骚动和压抑的咳嗽声。
与此同时,“嗤嗤”几声轻微的响声,几枚林峰特制的、装填了大量辣椒粉和生石灰的“土制毒气弹”(用竹筒制作)被投入了烟雾之中,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和视线干扰。
“打!” 陈石头怒吼!
刹那间,两侧山坡上枪声爆豆般响起!但这一次,射击并非追求精度,而是追求火力密度和压制!汉阳造、老套筒、甚至猎枪齐齐开火,子弹如同雨点般泼向烟雾中若隐若现的身影!那挺“捷克式”则用短点射,专门照顾试图集结或寻找掩体的敌群。
“白鬼”小队果然出现了预料中的混乱!他们的能量武器在浓烟和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威力大减,甚至不敢轻易发射,生怕误伤友军或引起不可控的爆炸。而常规步枪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中,准头也大大下降。
“突击班!上刺刀!跟我冲下去!缠住他们!” 陈石头看准时机,亲自率领突击班,如同下山猛虎,借着烟雾的掩护,直扑陷入混乱的敌群!
MP18冲锋枪在近战中展现了恐怖的威力,“哒哒哒”的连射声在狭窄的山涧中回荡,瞬间撂倒了七八个试图组织抵抗的“灰衣人”。白刃战瞬间爆发!突击班的队员如同疯虎,用刺刀、枪托、甚至工兵铲,与训练有素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灰衣人”绞杀在一起!
浓烟、血腥、怒吼、惨叫……鹰嘴涧入口瞬间化为了血肉磨坊。林峰设计的“近战粘滞”战术取得了奇效!“白鬼”的能量武器几乎成了烧火棍,只能依靠手枪和格斗技巧勉强支撑。
然而,“灰衣人”毕竟是精锐,最初的混乱后,在小队军官的嘶吼下,开始依托山石,组成小范围的防御圈,用手枪和精准的步枪点射顽抗,给突击班也造成了伤亡。
战斗陷入胶着。陈石头知道不能久拖,一旦烟雾散去,或者西线敌人突破,他们将陷入绝境。
“狙击手!找他们的军官和能量武器操作手!”他对着话筒吼道。
后方制高点,那支改造过的毛瑟步枪沉稳地响起,一名正在指挥的“灰衣人”军官应声倒地。紧接着,又一名试图在烟雾间隙举起能量武器的敌兵被精准爆头。
军官的损失和精准狙击的威胁,终于动摇了“灰衣人”的抵抗意志。加上配合他们的王连长那个排见势不妙,已经开始出现溃退的迹象。
“撤退!交替掩护!撤出山涧!” 残余的“灰衣人”发出了信号,开始利用地形且战且退。
陈石头没有令部队穷追,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重创了敌人的尖刀,挫败了其东路攻势。他立刻命令部队沿着预设路线,迅速撤离鹰嘴涧,向第二道阻击阵地转移,同时布下诡雷迟滞追兵。
西路由王连长亲自督战,投入了一个多连的兵力,近一百五十人,配属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老旧的60毫米迫击炮。他们的战术简单粗暴——利用兵力火力优势,强攻通往老鸦洞的另一条主要通道,野狼峪。
负责西线阻击的是二排以及三排一部,由经验丰富的一排长统一指挥。赵永贵也主动要求留在西线,负责稳定军心和监督纪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起赣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风起赣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