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
满清、南明,豫西大决战的飞鹰传书战报,传到了大同城外,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手中,
多尔衮,迅速展开战报查看。
只见战报上详细描述了豫西大决战,满清战场惨败的详情,
不仅主帅敬谨亲王尼堪战死沙场,被南明大将李定国,一刀斩下脑袋,
而且征南大将军谭泰,也战败了,不是李定国的对手,
其他大将,如吴三桂、准塔、索尼等人,皆败于李定国之手,更不是其对手!
豫西大决战,满清不仅丢失了除洛阳之外的,整个黄河以南之地,
更是损兵折将,不下八万之众!
更关键的是战报之中,竟然还提到了满清八旗大军之中,
除佟图赖,率领汉军正蓝旗投降外,
满人之中的海西女真、海东女真,两部女真族人,竟然很多都主动投降了南明,
三部,成为了南明麾下的索伦骑兵营,
正是因为南明拥有了野战能力极强的三万索伦骑兵营,
以骑对骑,
才能于野战之中,击败满清八旗骑兵,
若不是征南大将军谭泰,临危不乱,
命新郑城守将李国翰,炸毁黄河堤坝,
用黄河之水,阻挡了李定国麾下三万索伦骑兵营的继续北上,
那说不定,此刻大清京师北京城,都快被南明李定国攻克了!
“炸的好,炸的妙,
不然,面对南明新崛起的名将李定国,本王还真无将可派!
可恶,明朝大将,怎么会如此之多,
杀了一批,又出一批,还越战越强!
先是熊廷弼、孙承宗,
后是袁崇焕、卢象升,
再是洪承畴、孙传庭,
大明灭完后,南明续存,
现在又是傅以渐、李定国,
一代比一代强,
看来天意如此,大明不亡啊!
而如今我大清东北龙兴之地,竟然也出现了女真族人投效南明,为南明征战之事,
加上北面漠西蒙古、漠北蒙古,两部十万蒙古联军,也不安稳,竟然趁机南下入侵漠南蒙古之地,
我大清北面、南面、西面,三面竟然皆是敌人,
若想要再分兵,救援洛阳盆地、抢夺南阳盆地,
那北面八万大同叛军,西面十万蒙古联军,又如何应对,
哎,真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到我大清,尝尝当年大明崇祯皇帝的苦楚了,
再分兵南下,暂时是不可能了,
更加关键的是,除自己外,偌大的大清王朝,竟然再也找不出一个,可以匹敌南明李定国的大将!
毕竟此刻,连满清最能打的敬谨亲王尼堪,都被南明名将李定国所斩杀,
加之之前已经病死的豫亲王多铎,
和被自己搞死的肃亲王豪格,
还有早已经病死的代善、岳托父子和其被南明大将李纯斩杀的孙子多罗贝勒勒克德浑?,
大清有名的大将,基本都已经死光了,
此刻剩下的满清大将之中,军事才能在尼堪之上的,
唯有自己这个大清皇父摄政王,一人而已,
而和尼堪军事才能不相上下的,
只有英亲王阿济格、多罗端重亲王博洛、和硕礼亲王满达海、郑亲王济尔哈朗,四人而已,
而自己和,和硕礼亲王满达海,
两人,要负责剿灭大同叛军姜镶,率领的五万原明朝边军,被托在了大同之地,而无法动弹,
毕竟此刻原本已经被压缩包围于大同之地的叛将姜镶,
因为南明大举北伐,自己不得不派此刻大清最能打的大将敬谨亲王尼堪,率领3万八旗骑兵南下,
以至于围控大同叛军的,满清八旗主力兵力减少,
从而给了大同叛将姜镶,喘息之机,
让其数次趁机率军突围,差点让其突出包围圈,
还好最后小将图海,表现神勇,竟然数次挡住了姜镶的突围,
才又将大同叛军,重新包围于大同之地!
小将图海,虽然年轻,但却沉稳,有大将之风,相信其经过此番历练之后,
未来必将成为满清下一代军中翘楚,
数十年之后,当为满清军中第一人,
但此刻还显的幼稚,需要再多加历练,方可重用!
至于英亲王阿济格,现在已经快50岁了,也已经不复当年之勇,
现在连大同叛将姜镶麾下的大将王辅臣,都打不过,
只能凭借兵力优势,将王辅臣包围于阳和卫,
只能等其彻底断粮后,再行剿灭,
至于强攻之策,不仅不能达到剿灭王辅臣的目的,还更可能被王辅臣趁机突围,朝大清京师杀去!
至于多罗端重亲王博洛,已经于七月初一,
亲自带领漠南蒙古和东北龙兴之地的我大清五万精锐骑兵,
西进漠南蒙古,去阻挡漠西蒙古、漠北蒙古,两部十万蒙古联军去了,
除了年过五旬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我大清竟然再无大将可用,
看来只能派自己的政敌——郑亲王济尔哈朗,统领南路中原大军了!”
想到此处,多尔衮,心中暗暗下定决定,
“看来为了父兄的大清,如今也只能先摈弃私人恩怨了,
先将南明北伐大军阻挡于洛阳盆地、关中平原、黄河以南之地,
挡住南明此次由李定国发起的北伐,
再重新与南明,以秦岭——黄河一线议和了!”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