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宁完我哈哈一笑道,
“摄政王多虑了,
小民之所以爆发起义,乃是因为实在是活在不下去,
但凡能有一条活路,谁也不会铤而走险,去选择诛九族的造反之路,
针对我大清麾下沿海居民内迁之后的生计出路问题,
下官刚才已经给出了解决之策,即招募水兵,
可将沿海之地,凡是会水的青壮,全部编为水师,成为我大清麾下登记在册的水师士兵成员!
一旦水师组建成功后,不仅可以解决沿海内迁之民的生计问题,
其成为我大清登记在册的水师后,就会有固定的收入,
不仅不会反对我大清的迁海令,还会主动支持,
毕竟会水的人越少,竞争才越少,他们才能保有这份水师士兵职业的收入,
水师士兵不同于陆兵,乃是技术兵种,军饷收入不仅高,且风险也比较小,
一旦迁海令,再配合水师招兵令,一起执行,
那遇到的阻力必然少之又少,
且一旦我大清水师成军后,我大清也可于辽东的日本海,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于日本、朝鲜的海外贸易,
如此,不仅解决了水师军费开支问题,还可大规模的为我大清赚取日本之白银收入!
甚至未来时机成熟,可直接攻占日本,将这个盛产白银之地,变为我大清直接控制下的地方行省,
如此,有日本和朝鲜在手后,我大清的财政收入将会,
如现今拥有吕宋、琉球、旧港宣慰司在手的南明一样,
国家财政收入,现在每年能达到7000万两之巨一样,变的不再缺钱!
至于那些不会水,但会煮盐的沿海百姓,可全部迁往内地的盐场,成为我大清控制下的盐城工匠,再分其一亩良田,
如此有活路在,想来其也愿意配合,
至于那些特别不配合的,只能让其彻底消失,以绝后患,
毕竟我大清的百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多尔衮听了宁完我的进一步阐述,
眼神之中,满是赞赏,
“宁先生,果然大才,考虑得颇为周全,
只是这其中诸多事务,还需谨慎推进。”
多尔衮抚着下巴继续说道,
“若真能如此顺利实施,那我大清东部海防必将固若金汤,
日后也可图谋海外,发展海外贸易,进军大海,成为海、陆皆强的东亚第一强国,
西边开通路上丝绸之路,
东边开拓海上丝绸之路,
海、陆并重,攫取全世界的财富,为我大清所用,
那未来灭亡南明,统一天下乃至学习蒙古征服世界,将大有可为,
哈哈哈哈……!”
多尔衮想到得意之处,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之后,看向上首的顺治帝福临,道,
“皇儿,你过几年大婚亲政后,当定下祖训,
未来我大清后世之君,不可局限于眼前,要目光长远,
海、陆并重,要走出去,以抢夺全世界的财富为我大清所用!”
上首的顺治帝福临,也是听着心潮澎湃,开口道,
“皇父放心,此事,当为朕亲政之后的第一国策!”
“如此,我大清未来可期!
哈哈哈哈……”
大笑过后,多尔衮越看宁完我,越是顺眼,
但还是开口道,
“宁先生之策,虽然未来可待,但眼下我大清财政困难!
而这招募水兵、打造坚城、培养将领、制造火器、战船等,皆需前期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投入,故暂时……。”
多尔衮还没有说完,宁完我忙抢先开口道,
“摄政王,虽然如今我大清国库存银不多,
但如此大争之时,
不进则退,不强则衰!
为了我大清百年基业,下官愿意带头捐出家产的一大半,五万两白银,用于发展我大清的水师和海外贸易!”
闻听此言,多尔衮大受触动,开口道,
“宁爱卿,不愧为我大清之忠臣,
既然如此,本王也拿出一半家产,50万两,投入我大清水师和海外贸易!”
多尔衮表态后,剩下的亲王济尔哈朗,英亲王阿济格,和硕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
六部满尚书索尼、鳌拜、谭泰、准塔、遏必隆、苏克萨哈,
内三院大学士刚林、祁充格,
太子太保洪承畴、太子太傅范文程,就连上首的顺治帝福临在内,
也纷纷表示愿意捐献一半家产,来全力支持此事。
朝堂之上,气氛热烈,
众臣皆愿意为大清的未来海防和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慷慨解囊。
顺治小皇帝福临,更是激动地说道,
“朕虽年幼,但也愿拿出宫中一半积蓄,为我大清水师的建设和海外贸易,添砖加瓦。”
一时之间,大清满朝文武齐心协力,竟然募集资金高达600万两,
和大明崇祯朝时期的50万两,形成了巨大的鲜明对比!
可见此刻八旗制度下的满清王朝,向心力之强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