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六大议政王大臣之中,
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两人原来皆是摄政王,
虽然后来郑亲王济尔哈朗,因多尔衮的排挤,让出的辅政之权,但却保留了议政王大臣的议政之权!
至于英亲王阿济格,则是接替了此刻,因感染天花而病危的镶白旗旗主多铎的位置,由镶白旗小旗主变为了镶白旗旗主,后被多尔衮提拔进入了满清的核心决策层,成为议政王大臣!
至于剩下的和硕亲王满达海,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三人,
则是多尔衮为应对繁重的朝政,
特意从宗室亲王中所选拔出来的此刻满清的贤能之士,以协助自己共同治国!
三人之中,端重亲王博洛,
其父为努尔哈赤第七子,原来的正蓝旗旗主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
博洛,则为阿巴泰嫡福晋纳喇氏之子,为阿巴泰嫡子!
天聪九年,年已满二十三的博洛,开始随军征明。
第一战于锦州城外,他巧妙部署,成功牵制明军,立下赫赫战功,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与英勇无畏的精神。
崇德元年,博洛因功获封固山贝子,后追随其父阿巴泰正式踏上军旅征途。
崇德二年,因其智慧与才干超群,受到皇太极的认可和垂青,得以参预朝廷大事,成为当时政坛之佼佼者。
崇德三年,博洛荣任理藩院参政,随皇太极征宁远。
彼战,博洛勇猛非凡,力挫明将祖大寿,迫其败走。
博洛之威名,由此远播。
崇德五年,博洛随叔父济尔哈朗出征,成功击退明军追兵;随后与诸王合围锦州。
崇德六年,博洛协同阿济格迎战洪承畴援军,追击至塔山;再胜明总兵吴三桂等部。
顺治即位,博洛随多尔衮入关,大败李自成军,以功晋升为贝勒。
继又跟从多铎征河南。
既平,转战江宁,博洛率半军,招抚常州、苏州,皆下之。
顺治二年,博洛随叔父多铎再征南明,克湖州、宁波,逼降大明淮王。
后,博洛又率兵取嘉兴、江阴等地,
战绩显着,英勇善战,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
顺治三年,博洛受任征南大将军,偕同费英东子图赖,挥师南下进攻南明。
十四万大军与南明二十万大军对战于杭州湾一带,
大破南明大军五万之中,
后,因多罗贝勒勒克德浑,贪功冒进 ,
不仅导致其自身被南明大将李纯所杀,还连累博洛四万大军,被南明二十万大军包围于苏州之地,差点身死,
后,明、清武昌和议后,得以成功脱困,回到北京,
然此战,博洛并没有大错,不仅成功保住了麾下主力大军,还消灭南明大军五万之众,立有大功!
顺治四年,博洛凯旋而归,朝廷嘉奖其赫赫战功,特封其为多罗端重郡王。
顺治五年,博洛随同多铎共赴蒙古,平定漠西蒙古之乱,加封为端重亲王,成为议政王大臣!
而敬谨亲王尼堪,其父为努尔哈赤的第一任太子长子褚英,
尼堪,为褚英的嫡子,努尔哈赤的嫡长孙,身份尊贵!
清太祖努尔哈赤治世期间,尼堪就常随后金军征战四方,屡次出征,屡建战功。
他勇猛善战,深受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器重,成为后金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为后金疆域的扩张立下赫赫战功。
天聪九年之际,尼堪协同其十五叔多铎,共率精兵深入锦州、宁远之境,意在牵制明朝大军之行动,确保清军后方之安全,
此战,尼堪策略周密,行动果断,尽展大将之风!
崇德元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后,对尼堪颇为器重,
册封其为固山贝子,以示嘉奖。
那时,尼堪正值青春壮年,年仅二十七岁,已得此殊荣,可谓前途无量。
大清宗室爵位制度,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
二十七岁的贝子,已经很是牛逼了!
同年,十二月,
皇太极亲征朝鲜,尼堪随豫亲王多铎追击朝鲜国王李倧,大败朝鲜援军。
次年正月,朝鲜国王归降大清,清军凯旋。
四月归朝后,尼堪,即获任议政大臣,显赫一时。
尼堪,此时已进入大清核心决策层,成为皇太极倚重的侄辈。
其凭借出色的才干与忠诚,不仅赢得了皇太极的信赖,更是在大清权力中枢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崇德四年,皇太极亲自挂帅出征明朝,
尼堪亦随同其英亲王阿济格并肩作战,共赴塔山与松山,挥师猛攻,
崇德七年,尼堪奉命担纲重任,镇守锦州城,之后到顺治元年!
顺治元年,四月,
尼堪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关,大败李自成军;
又随阿济格追击李自成余部。
同年十月,尼堪因战功显赫,获封多罗贝勒!
之后尼堪,又跟随多铎由河南攻入陕西,摧毁了李自成的主力营地,再于陕州重挫敌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