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海战不同于陆战,无遮无拦,双方所有的布置都能在单筒望远镜中,一目了然,
谁能抢占先机,先行出手,
谁就有可能获得战场最终的胜利!
显然,水师出身的南明海州东海水师提督施琅也很清楚这点,
于是,在探查得知清廷辽东水师,已经于闰六月初六,南下之时,
施琅也立刻率两万东海水师,北进,
目标就是为了抢先一步占领靠近黄海之地的山东群岛,
具体就是黄海西边靠近山东海域的胶州湾,
只要能提前拿下胶州湾,
南明东海水师,将立于不败之地,
掌握战场主动权,选择的机会就大!
两万东海水师,即可提前进入胶州湾隐藏,
若清军辽东水师没有发现,等其南下海州时,突然从其身后的胶州湾杀出,定能打清军辽东水师一个措手不及!
若清军辽东水师有所察觉,进而进攻胶州湾,也可凭借胶州湾的地理优势防守,
同时,海州港也可出兵攻打清军水师侧翼,
两面夹攻之下,定然大破清军辽东水师,
如清军水师分兵,同时进攻两地,
海州军港沿海的巨形火炮和红衣大炮群,就够清军喝一壶,海州港水师再趁机出动,必能败清军水师一部,
再联合胶州湾的水师,合围清军水师另一部,
清军水师必然也会大败!
无论清军水师如何选择进攻,只要南明东海水师提前一步拿下胶州湾,
那南明水军必胜,清军水师必败!
可以说此战的关键就是谁能抢先一步拿下胶州湾,
这个横跨在南明海州港和大清旅顺港中间的优良港湾——胶州湾!
胶州湾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刚好位于南、北海运的中间地带!
位置好就算了,毕竟海州位置也挺好,也是南、北海运的中间地带。
更妙的是胶州湾,本身的地理位置也优越,
胶州湾,古称少海、胶澳,位于中国四大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中间海——黄海中部,胶东半岛南岸的山东境内,
且为半封闭海湾,形似喇叭状,内宽外窄,出口面向东南,
和出口面向东北的海州港,刚好形成对角,
一旦控制两地,就可封锁海上南下的通道——黄海。
且胶州湾内部,东西宽28公里,南北向最大长度约40公里,
其内部面积高达近500平方公里,能停下海船万艘,
且湾内还有南胶河、大沽河等河流注入,水产、鱼虾营养丰富,
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为天然的优良港湾!
最重要的是,因为清廷才刚入关一年,且入关后一直忙于追击河南、陕西、山西、两湖之地的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消灭李自成主力,李自成身死湖北九宫山之后,就是大举南下灭明,
后方新占领之地,如山东之地,
除派准塔拿下内陆重要城镇外,
沿海之地,基本就是招降之前的大明守军,让他们换个行头继续守卫!
之所以如此,
其一是,清廷自身实力不足,
入关前,八旗主力包括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在内,大军一共才18万,剩下6万,镇守东北老家,
能入关的大军,只有12万,要想处处亲自驻守,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只能重要防守,
而沿海之地,不是清军的重点区域,
招降明军,让原明军继续镇守,无疑就是最好的办法!
其二,就是大明实在太大了,大清实在太小了,
这就是以小吞大的恶果,
一旦有人出来重新整合南明,其后方投降之明军必然军心不稳,
但明知不稳,也不得不如此,
终究还是大明太大,大清太小,汉人太多,满人太少,
满清自身实力不足,满人太少,不得不倚重汉人和蒙人!
所以此刻驻守胶州湾的大军,还是以前的明军,战力低下,
这样的胶州湾守备军,如何会是施琅强大东海水师的对手,
不费吹灰之力,施琅率领两万东海水师,趁夜偷袭,派军成功登岸,一番激战后,成功攻下了胶州湾最重要的灵山卫城 和 鳌山卫城!
灵山卫城,建于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魏国公徐辉祖督建,旨在防御倭寇侵扰山东沿海。
其名称源于海中灵山岛,地理位置控扼胶州湾西侧,与东彻的鳌山卫形成犄角之势。??
鳌山卫城,始建于大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是明代山东沿海防御体系的核心节点,辖雄崖所、浮山所等多个军事千卫所、百卫所单位,一起共同组成胶州湾东部海域的防御网,
其地理位置控扼胶州湾东侧,与西彻的灵山卫成掎角之势,
一起守护着胶州湾!
闰六月初八,这天下午,
随着施琅率东海水师成功拿下两侧的灵山卫城 和 鳌山卫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