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太子那传令官锦衣卫总旗牟大牛大步离去的背影,
内阁首辅马士英,耳边不禁又回响起刚才那锦衣卫总旗的声音,
“因内阁首辅马士英谋划不密,致使父王被俘,
故罢免其内阁首辅、兵部尚书之职……”
“哈哈哈……,真是何其讽刺也,
想我马士英,自幼贫寒,饱受歧视,为证明自己,立志科举入士,
二十年寒窗苦读,终是苦尽甘来,
先是秋闱高中,乡试第12名,名满贵州,
后又在春闱之中,高中会试第19名,名动京师,
更是在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殿试之中,考取二甲第19名,进士出身,户部观政,
天下才俊,谁与争锋!
首次封官,就被授予正五品的南户部广东司主事,
之后凭借满身才华,一步步从正五品的南户部广东司主事起步,先是升任户部陕西司郎中,
后又升迁为严州知府、河南知府、大同知府、山西阳和道副使、宣府右佥都御史,
二十多年,官海沉浮,
直到最后,崇祯十五年,因功升迁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凤等处军务的一品大员,
可以说我马士英,对得起大明,也对得起崇祯!
之后更是在大明京师陷落、皇嗣绝后,大顺军南侵之际,
不顾刀戈加身之危险,亲到淮安,收服桀骜不驯的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江北四镇,组建黄、淮、海防线,成功抵挡住了南下的大顺朝,
之后,更是于南京纵横捭阖,挫败东林党之阴谋,遵太祖皇明祖训之原则,
扶福王朱由崧,继承大统,建立南明,延续国祚,使大明得以保有东南半壁之江山,
后,为中兴大明,
驱除朝中只知道空谈国事,而没有治世之才的东林党一众大佬,如姜曰广、高弘图、刘宗周之流。
又在襄樊军阀左良玉有不臣之心,以清君侧之名东进,南京震动,立国不足月余的南明即将崩溃之时,力排众议,派忠于大明的大将黄得功部西进,从而得以击败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东进南京之阴谋,
保卫了都城南京,保全了南明政权!
虽然吾也有失误之处,没有料到那满清建奴,进关之后,
竟然野心如此之大,竟然敢以小吞大,竟然想入主中原,
以至于没有防备,让其轻易占有黄河中原之地,
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吾虽有才名,但终不是那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
没有料到那满清建奴竟然会在没有彻底消灭大顺农民军李自成余部主力之前,竟然会选择突然南下,
也没有料到那扬州督师史可法,竟然会如此迂腐,不知变通。
睢州之变高杰被杀之际,正是收拢高杰余部、整合余下江北刘泽清、刘良佐两镇之良机!
如此良机,竟然错失,之后更是不知兵事,不会守城,
扬州如此坚城,竟然一日就被清军攻破,
史可法真是枉为南京兵部尚书多年!
想那南宋重金打造的襄阳防线,对面蒙古铁蹄,可是足足坚守了百年之久,
而自己倾尽重金打造的淮河、长江防线,在这史可法手中,竟然坚持不了一月,
呵呵,真是可笑,更是可气!!!
只要给自己争取两到三年的时间,
自己定可整合南明东南半壁江山,北伐中原,
和那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会猎中原,一决雌雄,复兴大明!
史可法,误我也,可恨,该杀!!!
不然,以我马士英之才,定可再现伊 、霍之光,青史留名!!!
我马士英,此身对大明,对南明,问心无愧!
呵呵……,生不逢时,为之奈何?
我马士英此身,同样,可悲,可叹啊!!!
罢了,罢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我马士英为大明操劳半生,也是时候该安享晚年了,
就是不知我那长子马銮,现今何处?
不过,好在,太子英明,其所提拔之人,如陈子壮、张煌言、熊汝霖、堵胤锡、陈子龙、路振飞、瞿式耜、吕大器之流也都是人中龙凤,
虽然误会我良多,更不知我内心之谋划,但不得不说他们皆是如今大明,剩下的大才!
有他们相助,大明定能转危为安,
何况太子比其父,更加果敢英明,
有如此神君在位,想必定能复兴我大明!
老夫今后虽不能再辅佐新君,但新君亦是因老夫之顾,方可登上君位,
如此,老夫此生也算无憾了,
哈哈哈……
如此,老夫就再护卫太子一程,定不能让太子归来之前,杭州生乱!”
如此想的,内阁首辅马士英脸上的表情,又舒展了不少。
而站在一旁,时刻注视马士英的跟班阮大铖,看到自己跟随的首辅大人,已经被免职,且还表情飘忽不定,更是久久不发一言,
不仅心中暗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