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将孙七和孟康二人脸上那难以掩饰的震撼、叹服,以及对那小小肥皂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的敏锐洞察,尽收眼底。
他心中暗暗点头。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缓步走到皂研丙组的桌案前,郑重地拿起沈溪那本画满了奇特符号和数据记录的厚册子,轻轻拍了拍,再转向孙七和孟康,语重心长地说道:
“二位贤弟,今日所见,便是‘格物研究’的力量!更是‘标准’与‘记录’的伟力!”
他翻开册子,指着那些在外人看来如同鬼画符般的符号和密密麻麻的数字。
“你们看到的,是丙组成功演示的这一次。光鲜,利落,如同神迹。但在这次成功背后,是丙组,乃至整个皂研项目,经历了数十次、上百次的失败与摸索!”
王伦的声音沉凝下来,目光扫过沈溪、赵小乙、丁一真这些年轻却已显露出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沉静的面庞。那些少年感受到泊主的目光,腰杆挺得更直,眼神更加明亮。
“油脂来源不同、熬制火候差异,金水浓度偏差一丝,搅拌速度时间快慢一息,盐的用量多少一钱…甚至这双层锅下层水温高低一度!”
“屋内通风强弱……每一个微小的变量,都可能导致最终皂体过硬、过软、易碎、去污力弱,甚至根本无法成功分离!”
他每说一个变量,手指就在册子上相应的数据栏点一下。
“正是靠着这日复一日、看似枯燥繁琐的‘格物研究’,靠着沈溪手中这分毫不差的‘记录’与数据分析,靠着赵小乙千锤百炼、近乎苛刻的‘标准化操作’,靠着他们不断调整、验证每一个‘变量’,我们才最终锁定了这最优的配方和工艺!”
王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这不是神迹,这是汗水、耐心、智慧和无数次跌倒又爬起所换来的结晶!是我们能用双手握住、能用数据复现的‘理’!”
“孙七兄弟!”王伦目光如炬,猛地看向仍沉浸在巨大冲击中的孙七。
孙七一个激灵,仿佛被这道目光点燃,下意识地挺直了胸膛。
“你的神机营,我不仅要你打造当世最强之弩!”王伦的声音斩钉截铁。
“更要你即刻着手建立‘弩机研造坊’!专攻新材料应用、新弩机结构设计、新式弹药研发!比如能破重甲的破甲锥,能落地开花的爆破箭!”
“我会给你拨付专款,给你划出最好的试验场和保密工区!”
“我要的不是一两件仅供把玩、吹嘘的神兵,而是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出来、能够大规模列装全军、性能领先一个时代的‘制式利器’!是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争机器!”
孙七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顶门,眼前仿佛看到了无数闪烁着寒光的新式弩机如林般列阵,激动得拳头紧握,指节发白,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孟康兄弟!”王伦不等他平复,又将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投向同样心潮澎湃的孟康。
孟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
“你的船造监,同样要尽快筹建‘舟船格物坊’!”
王伦的手在空中虚划,仿佛在勾勒未来的蓝图。
“不仅要造船,更要研究!研究更轻更坚韧的木料处理法,比如特种熏蒸、桐油浸泡!研究更高效可靠的水密舱结构!研究不同船型在风浪中的稳定性数据!甚至……风帆的改良以获得更大动力,船舵的革新以提升操控性!”
“未来,我们的海船,不仅要大,更要快!更要稳!更要能适应各种极端海况,驰骋于万里波涛之上!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日积月累、严谨细致的‘格物研究’来支撑!”
王伦上前一步,双手分别按在孙七和孟康的肩上,目光深邃而灼热。
“二位贤弟,你们身负绝艺,是引领我梁山工造研究之潮的砥柱中流!我期待你们,不仅要成为最优秀的‘大匠’,更要成为开创未来的‘宗师’!”
“用你们的手和脑,将这份‘格物究理、标准精进’的理念深植下去,为我梁山,更为我华夏,铸就真正领先世界的根基!”
孙七和孟康,早已被眼前神奇的实验、王伦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那宏大到令人心驰神往的愿景彻底折服与点燃。
两人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条前所未有的、光辉灿烂的道路在眼前豁然展开!
他们再次面向王伦,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清晰无比的目标感。
“哥哥今日教诲,如拨云见日,振聋发聩!
“我等必不负哥哥所望,以‘标准’为基石,以‘格物研究’为羽翼,穷尽毕生心力,为梁山铸就无坚不摧之神兵利器、劈波斩浪之远洋巨舰!引领工造,精益求精,开创未来!”
王伦看着他们眼中燃烧的火焰,知道种子已经播下,并且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他满意地笑了,这堂“现场教学”效果远超预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