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蜀汉阵营,在接连打赢了潼关与襄樊两场战役后,三军士气如虹,直冲霄汉。
捷报频传,成都城内更是张灯结彩,一派鼎盛气象。意气风发的后主刘禅,于未央宫含章殿升座,面对文武百官,颁布了那篇震动天下的《北伐中原诏命》。
诏书言辞慷慨激昂,字字句句皆透着克复旧都、一统宇内的雄图壮志,期望挟大胜之威,一鼓作气,彻底荡平曹魏。
为激励前线,刘禅不顾群臣劝阻,决意亲赴前线犒军。他先至长安,后抵江陵。
在长安,他登临残破却雄风犹存的城楼,俯瞰八百里秦川,为阵亡将士洒酒祭奠,将闪亮的勋章佩于有功将士胸前,引得数万健儿山呼万岁,声震渭水。
抵达江陵时,场面更是热烈,士卒见天子亲临险地,抚慰伤员,亲授勋赏,无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忠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在江陵督府的密室之中,面对意气风发的天子,丞相诸葛亮却深锁眉头,道出了隐忧:
“陛下北伐之心,臣感同身受。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今虽两战告捷,然战线已绵延千里,粮秣转运,日耗巨万,民力已疲。
更兼潼关一战,为破坚城,震天雷倾泻如雨,库存已近告罄。此物制作繁复,硝磺木炭尚可筹措,唯其中一味关键引火之物——红糖,需以蜀中甘蔗熬制,非仓促可得。仓廪空虚,军器待补,北伐……尚需时日绸缪。”
刘禅虽心有不甘,但深知诸葛亮老成谋国,所言非虚,只得按下急切心情。
数日后,潜伏于魏都洛阳的蜀汉细作,以八百里加急传回密报:魏吴盟好,魏主曹叡遣重臣持国书赴建业,以战马易红糖!其价骇人——二石红糖换一匹健硕战马!
曹魏更是狮子大开口,一次便欲购入一千石红糖!
此消息如晴天霹雳,在蜀汉高层中炸开。群臣初时不解其意,唯刘禅心中剧震!他深知红糖于己方之重——一枚威力足以撼动城垣的震天雷,其所耗红糖不过区区五钱(约合后世数十克)!
一千石红糖,足可制出数十万枚震天雷!若曹魏得此巨量红糖,加以仿制……蜀军赖以攻坚破锐的神兵利器将优势尽失,北伐大业必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尚书令蒋琬、侍中董允等重臣面色煞白,大将军姜维按剑之手青筋暴起。
若放任魏吴此等“糖马贸易”,不仅北伐中原顿成泡影,将来若想挥师东进,鲸吞江东,更将撞上东吴用蜀汉默许贸易得来的战马组建的崭新铁骑!那将是何等讽刺与凶险的局面!
一片死寂中,还是刘禅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诸卿!此非寻常互市!曹叡所求者,非口腹之欲,乃破我震天之秘!
若任其得逞,仿制成功,则我军攻城拔寨,必付十倍之血!当务之急,唯有以雷霆之势威慑东吴,迫其断绝与魏国之糖马贸易,断魏仿制之根基,方为上策!”
诸葛亮目光炯炯,深以为然:
“陛下明见万里!孙仲谋首鼠两端,非重利不能诱,非重压不能服。臣以为,当遣一能言善辩、深谙吴事之重臣,即刻出使建业。
一面陈说利害,晓以唇亡齿寒之大义;一面示我兵锋,令其知背盟之祸即在眼前!此谓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江陵城,这座扼守长江咽喉的重镇,瞬间进入战时状态。 原本就强大的水师基地,此刻更是热火朝天。
江岸巨大的船坞内,工匠挥汗如雨,日夜赶工,粗壮的楠木被锯开刨光,龙骨初具规模,更大、更坚固、装备更多床弩与拍竿的新式楼船正在成型。
江面上,战鼓擂动,号角连天,荆州水军士卒顶着烈日寒风,操演着新的水战阵型,喊杀声震得江涛激荡。
与此同时,一则极具煽动性、更暗藏狠辣政治用心的流言,如同瘟疫般迅速在荆州蔓延,并顺着商船、旅人之口,飞快传向江东:
“大汉天子龙颜震怒!已敕令水陆大军,将于明年初春,顺大江洪流而下,直捣建业!誓要擒获那吴主孙权之爱妻——步练师!
此女天生丽质,优雅绝代,其容色较之二乔犹有过之!擒之,献于未央宫,以雪昔日背刺之耻!”
此流言犹如毒刺,精准地扎在孙权的痛处与颜面上。步练师乃其挚爱,更是东吴国母,将其作为战利品宣扬,是对孙权尊严最赤裸的羞辱,亦是对东吴军民士气的沉重打击。
建业城内,一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十余日后,蜀汉尚书费祎,持节乘舟,抵达建业。** 吴宫大殿之上,气氛凝重如铅。费祎身着汉官朝服,昂然而立,面对御座上的吴大帝孙权,毫无惧色,历数东吴累累“背信弃义”之行:
“吴主明鉴!昔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云长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吴非但不施援手,反趁虚而入,袭取荆州,致使汉寿亭侯壮烈殉国,大汉痛失荆襄重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