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不曾沉默。
它在肖雯雯耳中是永恒的低语。她悬浮在公元1937年7月8日午后粘稠的空气里,轻盈得如同一片被遗忘的尘埃。脚下,是濒死的沈阳。硝烟是这座城市粗重的呼吸,浓烈刺鼻,混杂着新鲜的血腥气、木头燃烧的焦糊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文明被碾碎后散发出的绝望气味。
时空管理局的防护粒子在她周身形成一层肉眼不可见的薄膜,隔绝了灼热的气流与致命的碎片,也隔绝了绝大部分声音。那些来自遥远未来的科技屏障,让她站在炼狱中心依然保持着近乎冰冷的、观察者应有的宁静。透过面罩的内置视镜,眼前的一切都被精确地标注、量化:街道的经纬坐标,建筑物坍塌的角度及质量估算,热源分布图……一个个代表生命迹象的微弱光点,正以令人心悸的速度归于沉寂。冰冷的数字在她视野边缘无情地滚动着,那是每秒都在锐减的城区人口统计数字。
“观测点确认:北纬41.79度,东经123.44度,误差范围±0.001。”肖雯雯的声音透过粒子过滤变成毫无起伏的电子合成音,传输回位于公元3050年的时空管理局中枢,“历史切片固定锚点:卢沟桥事变次日。事件强度:高度破坏性。人口衰减速率:每分钟17.38人,符合数据库偏差阈值内记录。建议:维持标准观测协议,无干预必要。”她例行公事地报告着,仿佛脚下那巨大的、依旧在蔓延的痛苦不过是一段早已被时间风干的枯燥图表。管理局的铁律早已融入她的血液——观察,记录,永不介入。
就在这时,视镜视野的边缘,一个细小的异动被锐化的捕捉系统标红。
不是炮弹爆炸的冲击波,不是建筑物坍塌的震源信号。那是一个……极其微弱的生命体征信号。微弱得像风中残烛的最后一点火星,在死亡气息弥漫的废墟角落里,顽强地、断断续续地闪烁着。视镜自动放大聚焦,穿透弥漫的烟尘和断裂的砖石。
肖雯雯的指尖在时空梭的控制板上悬停了一瞬。
指令框弹出提示:“警告:非标准观测目标。继续追踪将偏离预设锚点序列。是否确认?”
她略一犹豫,指尖还是点了下去。视野豁然清晰。
那是一条被重物挤压变形的门框形成的狭小三角空间。就在那摇摇欲坠的庇护所里,蜷缩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个男孩。看上去不过八九岁。他瘦得脱了形,裹着一身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沾满灰土泥浆的破布,像一只被遗弃在寒冬泥泞里的雏鸟。一条手臂软软地垂着,角度诡异,显然已经折断,伤口处深可见骨,被尘土和早已凝固发黑的血痂包裹着。更触目惊心的是他额头上一道深深的裂口,皮肉翻卷,暗红的血正缓慢地、几乎停滞地往外渗淌,混合着黑灰污浊了他的半张脸,沿着细弱的脖颈蜿蜒而下,在颈窝处积成了一个小小的、粘稠的洼。
死亡冰冷的气息,正贪婪地缠绕着这个小小的躯体,随时准备将他彻底吞噬。
然而,就在那片狼藉污秽之下,在那扇通向永恒黑暗的门扉即将关闭的刹那,男孩的眼睛却倏然睁开了。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深黑色的瞳孔,如同两块浸润在寒潭最深处的、未经雕琢的原始黑曜石。剧痛、恐惧、濒死的窒息……所有属于尘世的苦难都清晰地烙印其中,将它们揉搓挤压得变了形。然而,就在这极致的混乱和痛苦的中心,一种令人灵魂为之震颤的光芒,却如此野蛮、如此执拗地燃烧着!
那光芒并非来自外界的光源,而是源自生命本身最原始、最不屈的呐喊。它穿透了污血的遮蔽,穿透了死亡的阴影,像两颗坠落在无边暗夜里的星辰,硬生生凿开了一条缝隙,固执地、甚至带着某种懵懂的不解,死死地盯住了悬浮在空中的肖雯雯!那目光里没有乞怜,没有怨恨,只有一种近乎纯粹的、对自身存在境遇的庞大困惑,以及一种令人心悸的、尚未被磨灭的生命本身的光芒。
嗡——
肖雯雯的思维中枢,如同被一道无声的、却足以撕裂灵魂的强电流狠狠贯穿!
眼前这双在污血与废墟中闪亮的黑曜石般的眼睛,瞬间与一段遥远得如同隔世的记忆碎片重叠——
公元3015年,最后的“摇篮”生态穹顶。模拟日光苍白地洒落在无菌的金属地板上。巨大的透明观察窗外,是地球表面永恒的、深灰色的辐射尘暴。在那片极致的寂静与绝望中,她曾隔着厚厚的隔离玻璃,见过最后一批人类孩童。他们穿着洁净却冰冷的连体制服,安静地坐在特制的椅子上,接受着毫无希望的基因稳定测试。他们的眼睛里,也曾有过类似的光芒——那是生命对存在本身的最后质询,是对这个冰冷、衰朽、终将走向彻底静寂的宇宙发出的无声呐喊。
然后,“摇篮”熄灭了。那些带着最后困惑光芒的眼睛,消失在时间尽头的黑暗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