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战,”朱迪钠总结道,“真正高强度作战的时间其实很短,主要就是五月和六月的几场关键战役。但其战略意义是巨大的——它沉重打击了当时对大明威胁最大的鞑靼部,极大地震慑了蒙古诸部,为大明北方边境赢得了数年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然而,他话锋一转,指出了胜利背后潜藏的新问题:“但是,我们之前提到过,此时的蒙古高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势力,彼此争斗不休。朱棣第一次北征,集中力量重创了鞑靼,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势力大衰。可这样一来,原本被鞑靼一定程度上压制着的瓦剌部,却因此获得了喘息和发展的空间,势力开始迅速膨胀。”
画面中,代表鞑靼的标记黯淡下去,而代表瓦剌的标记则开始亮起并扩大。
“此消彼长之下,”朱迪钠预告着未来的动荡,“仅仅五年之后,日益壮大、开始不断南侵的瓦剌,就将迫使永乐皇帝朱棣,不得不再次披上战甲,踏上第二次北征的漫漫征途。”
天幕之下,洪武十一年的奉天殿前,虽然天幕已经暗下,但关于北方战略的讨论却刚刚开始。
朱元璋端坐于上,目光扫过麾下这群如今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名将们。“都说说吧,若是你们领兵,这仗该怎么打?后续又当如何?”
魏国公徐达率先出列,他性格沉稳,用兵一向以正合,以奇胜。他沉吟道:“陛下,燕王……未来此战,奔袭斡难河,可谓险中求胜,胆略过人。然臣以为,若能以主力稳步推进,压迫其生存空间,同时遣一良将率精骑伺机截击,或可同样取胜,而风险大减。战后,当立即着手恢复大宁等前线要塞,驻以重兵,方是长久安边之策。”
曹国公李文忠接口道:“徐帅所言甚是。不过,漠北地域广阔,敌人聚散无常。若一味筑城稳守,恐被动挨打。未来陛下亲征,虽险,却也能最大程度调动敌军,寻求决战,快刀斩乱麻。只是这后续……确实麻烦,打残了鞑靼,却养肥了瓦剌,按下葫芦浮起瓢。”
这时,宋国公冯胜提出了不同看法:“北元分裂,于我而言,未必是坏事。彼时若能效仿古人‘以夷制夷’之策,在重创一方后,适时扶植另一方,或与其首领盟约,令其互相牵制,使我大明坐收渔利,或许可免陛下……未来陛下频年征讨之劳。”
一直憋着没说话的永昌侯蓝玉,听到“以夷制夷”,忍不住哼了一声:“冯公此策,听起来不错,但那些鞑子、瓦剌人,畏威而不怀德!跟他们讲盟约,无异于与虎谋皮!要我说,要么不打,要打,就得像捕鱼儿海那样,逮住机会就往死里打,彻底打垮一家,震慑另一家!甚至……”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与野心,“若能抓住时机,连续用兵,未必不能将这两家逐一荡平!”
他这话带着强烈的攻击性,也让在场不少人心中一动,但随即又暗自摇头。彻底平定漠北,谈何容易?后勤、气候、敌人的机动性,都是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且,蓝玉这般锋芒毕露的言论,也让一些人隐隐感到不安。
朱元璋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没有立刻表态。他深知,徐达的稳健、李文忠的辩证、冯胜的谋略、蓝玉的激进,都各有道理,但也各有局限。北方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更非单一策略能够解决。天幕所揭示的未来,老四的连年亲征,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困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他挥了挥手,结束了这场讨论:“今日就议到这里吧。北疆之事,千头万绪,非一日之功。诸卿皆需谨记,居安思危,整军经武,方是根本。”
众将躬身领命,但心中关于北方战略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那场“靖难”和其后连绵战事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的忧虑,却并未散去。天空中没有幕布,但历史的阴影,似乎已经提前笼罩了下来。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