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徐妙云并未一味恐慌,而是如同处理军务般,冷静地分析着天幕抛出的所有信息。她发现了一个关键之处:天幕所言的“天命”,似乎并非铁板一块。
“太子妃常氏的血崩之期,提前了一个多月……”她沉吟着,“吕氏更是被提前处决,朱允炆被送往凤阳。这些,都已然改变了!”
然而,改变之后呢?太子妃依旧死了,只是时间微调。这说明,某些核心的“死劫”或许难以挣脱,但其过程、其连带影响,却是可以操作的!天意,并未因这些“小节”的改变而降下任何惩罚。
这个发现,让她看到了巨大的操作空间和希望。
“如果……如果父皇能够安然度过洪武三十一年,甚至活得更久……”徐妙云的思路越发大胆,她想起了天幕曾提及朱元璋驾崩于洪武三十一年,但若因知晓未来而注重养生,避开可能的暗疾呢?历史上并非没有皇帝因预知而延寿的先例(在她看来)。“那么,他完全有机会,也有时间,亲自考察、培养,然后……名正言顺地将皇位传给夫君!”
她甚至想起了天幕中朱迪钠随口提及的“洪武三十五年”(虽然后来澄清是建文四年),这是否也是一种冥冥中的暗示?父皇的寿数,或许本就不止三十一年?
想到这里,徐妙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她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
首先,必须稳住燕王府上下,尤其是要安抚好夫君朱棣。此刻他定然心绪复杂,既对未来充满渴望,又对眼前的困境(被变相软禁)感到焦躁。她需要让他明白,耐心比冲动更重要,静观其变方是上策。
其次,她要更密切地关注宫中动向,尤其是父皇、母后的身体和情绪变化,以及他们对诸皇子的态度。任何细微的偏向,都可能成为未来风起的青萍之末。
最后,她也想过要利用父亲徐达在军中的影响力,以及自己在命妇圈中的交往,不动声色地为燕王营造声誉,传递“燕王英武,类父(朱元璋)”之类的信息,但想了一想就决定放弃了,这个时候这么做才真是找死,而且可能连累到自己的娘家。
天色渐明,徐妙云望向窗外泛白的天际,眼神坚定。天幕撕开了未来的迷雾,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数。她相信,凭借夫君的能力,和自己的筹谋,未必不能在这看似注定的命途中,为燕王府,搏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更加光明的未来。那个“明成祖”的庙号,或许不必通过血腥的“靖难”,也能堂堂正正地获得。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