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日的天幕直播即将结束时,朱迪钠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用一种近乎随意的口吻抛出了一个重磅预告:
“好了,老铁们,今天的内容差不多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重点讲述秦王朱樉,以及他的正妃邓音奴的两种震惊天下的死法。”
他顿了顿,似乎是为了吊足胃口,才慢悠悠地补充道:“不过,在今天的最后,我们先插播一个特别内容,讲一讲秦王朱樉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朱元璋最小的儿子——朱楠的死法。但他的死法由于没有确定的资料,所以将不被列入本直播所谓的‘大明皇室八十八种死法’之中。”
“秦王朱樉?正妃邓音奴?”
这两个名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的涟漪从南京应天府迅速扩散至西安、漠北、辽东、云南……但凡知道北元、知道大明格局的人,无不对这位大明嫡次子、镇守西北重镇的亲王及其正妃耳熟能详,毕竟哪可是王保保的妹妹妹婿啊。一时间,不知多少人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明日的“惊天死法”。
而在西安秦王府中,刚刚下定决心要与燕王朱棣争夺天下的朱樉,以及他怀中的邓次妃,仿佛被一桶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僵住。
“怎……怎么会……”邓次妃的声音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颤抖,“天幕为何会提及她?还有王爷您……”
朱樉的脸色更是难看至极,之前所有的雄心壮志,所有的算计权衡,在这突如其来的“死亡预告”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他原本以为,就算大哥早逝,自己至少还有时间,有机会去争一争。可这天幕的意思,分明是在告诉他:不必想了,你根本活不到你老子驾崩的那一天!连你和你最宠爱或最讨厌的女人怎么死,都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愤怒涌上心头,让他几乎要嘶吼出来。
天幕上,朱迪钠并未理会天下人的震惊,开始讲述: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位皇子,其中最小的儿子朱楠,出生于洪武二十六年……”
天幕之下,端坐于奉天殿前的朱元璋,听到“洪武二十六年”这个年份,饶是他脸皮厚如城墙,此刻也不禁老脸一热,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马皇后。毕竟,到那时,他的发妻马皇后已经去世十一年了。
然而,马皇后感受到他的目光,却只是微微侧头,递给他一个宽和而略带调侃的眼神,仿佛在说:“重八,现在知道不好意思了?洪武十一年你就有十六个儿子了,我若真是在意之人,有独孤皇后一半的醋劲,早就被你气死了。”她的平静,反而让朱元璋更显得尴尬。
但下方的臣子队列中,韩国公李善长却低着头,心里疯狂腹诽:‘好家伙!洪武二十六年,上位您都六十六岁了!还能纳妃生子,真是……老当益壮!可我老李呢?七十七岁纳个小妾就被你怀疑是司马懿,想着篡位?这天幕说得真没错,双标,太双标了!’ 当然,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朱迪钠的声音继续传来:
“关于这个孩子的下落,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未满月便夭折了。当然,朱元璋虽然子女众多,达数十人,但夭折率其实并不高,除了洪武四年夭折、大约只活了一岁的赵王朱杞外,成活率相当可观。这个孩子朱楠由于出生不久便夭亡,没有封王,所以绝大多数史料记载和后世研究者都认为,他就是在出生的当月便夭折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心中稍定,觉得这似乎没什么特别。一个早夭的幼子,虽令人伤感,但在帝王家也算寻常。
然而,朱迪钠紧接着吐出的两个字,却让朱元璋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然而……”
这“然而”二字,带着明显的转折和未尽之意,仿佛在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巨大的暗流。朱元璋不由得心头一震,眉头紧紧锁起。他本能地感觉到,这个最小儿子的死,恐怕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有事儿,而且事儿……恐怕还不小!
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带着探寻历史谜案特有的悬疑感,继续说道:
“然而,按照某些明朝人的私人笔记记载,事情并没有‘逾月而卒’那么简单。当燕王朱棣举起‘靖难’大旗时,为了争取舆论支持,证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德’,他在檄文中除了列举诸如逼死湘王朱柏等罪状外,还专门提出了一项极其严厉的指控——指责建文帝朱允炆对朱楠,施行了‘焚其躯、拾其骨沈于江’的残酷手段!”
“焚其躯……沉其骨……”
这几个字如同带着血腥气的寒冰,瞬间冻结了天幕下的空气。对一个五岁的幼童,实施如此酷刑?这简直骇人听闻,超出了常人对政治斗争的想象底线!
朱迪钠分析道:“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时间矛盾。建文帝继位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如果这位小皇叔朱楠真的活到了那时,他应该是五岁。按照明朝皇子封王的制度,他理应早已受封王爵,拥有名号和府邸。但所有官方史料中,都没有这位五岁王爷的任何记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