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的车驾刚刚在皇宫内停稳,惊魂未定的马皇后甚至还没来得及挪动脚步,前往东宫探望受惊早产的太子妃,一名面带喜色的太监便连滚爬爬地冲了过来,扑倒在御前,声音因激动而尖利:
“报——!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平安诞下一位皇孙!母子平安!”
这声禀报,如同阴霾天空中骤然射出的一缕阳光,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奉天殿前众人心头的部分沉重。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马皇后一直紧绷的心弦猛地一松,几乎要软倒在地,被身旁的女官急忙扶住。她双手合十,连声念叨,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朱元璋那铁青的脸色也微微缓和,紧抿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松动了一下。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提前了! 天幕上说太子妃常氏是在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九日生下朱允熥,而今天,才十月十三日!足足提前了将近一个月!
这个时间上的差异,像是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所有人心中荡开了涟漪。
奉天殿前,那些跟随而来的勋贵文武大臣们,在听到“母子平安”和意识到生产时间提前后,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齐齐松了半口气。
这半口气,松的是太子妃暂时无恙,松的是那冰冷残酷的“未来”,似乎并非完全不可撼动!既然生产日期可以因天幕的刺激而改变,那么……死亡日期,是否也有可能改变?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微弱,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马皇后顾不上再多说,向朱元璋匆匆示意后,便在宫人的簇拥下急急赶往东宫探望儿媳和新生孙儿。
朱元璋站在原地,目光深邃地望向东宫的方向,随即猛地转身,面对肃立的群臣和内侍,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不容置疑,如同金铁交鸣:
“传朕旨意:命太医院院使、院判及所有精于妇婴科的太医,分为三班,一天十二个时辰,给咱寸步不离地轮值守在太子妃宫中!所需药材,不计成本,由内帑直接支取!”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斩钉截铁:
“太子妃产后,给咱好好将养!一个月内?不!给咱盯死了,一直到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前,不许她踏出宫门半步!不许参与任何典礼、祭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打扰她静养!咱倒要看看,这般严防死守,那天幕所说的血崩,还能不能应验!”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仿佛在对着那冥冥中的命运宣战:
“咱要亲自验证一下,这天幕,到底是给咱大明的预警,能让咱趋吉避凶……还是它娘的恶毒诅咒,注定无法改变!”
朱元璋这番掷地有声的命令,不仅是对太子妃安危的安排,更透露出他内心深处一个逐渐清晰的想法:
如果……如果太子妃的命运能够因为提前知晓而改变,能够安然度过洪武十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那么,他的嫡长孙雄英,是否也能通过不让他洪武十五年随父出行而避开天花?他最珍视的妹子马皇后,是否也能因为精心调养、避免过度悲伤,而挣脱洪武十五年八月那个死亡的桎梏?
这个想法,如同野火般在朱元璋心中蔓延开来,让他那被接连打击几乎压垮的精神,重新燃起了一丝名为“抗争”的火焰。
而此时,奉天殿前的勋贵文武,西安秦王府内刚刚下令善待正妃的朱樉,太原晋王府中忧心忡忡的朱棡,乃至依旧跪在曹国公府灵堂前、心神俱伤的李文忠和朱棣……所有知晓天幕预言的人,心中都几乎升起了同一个念头:
太子妃,能否闯过死关?
她的生死,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命运,而是成为了验证天幕预言是否可改、大明国运是否可逆的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试金石!
整个大明的目光,无论是出于关心、担忧,还是别样的心思,都在这一刻,无形地聚焦于东宫那座刚刚迎来新生的殿宇。
希望与恐惧,在这深秋中,交织成一曲未定的乐章。
与皇宫内因太子妃提前生产带来的那一丝微弱希望不同,燕王府内此刻却是一片愁云惨雾,如同被无形的铁幕笼罩。
燕王妃徐妙云,一个多月前才刚刚为朱棣诞下嫡长子朱高炽,此刻尚在产后调养期间,脸色带着几分虚弱的苍白。然而,这苍白此刻更因天幕传来的惊悚消息而毫无血色。
当听到天幕直指自己的丈夫燕王朱棣将成为皇帝,取代太子朱标时,徐妙云的心就猛地沉了下去。她虽出身将门,父亲是权倾朝野的魏国公徐达,自幼见识不凡,但也深知“篡逆”二字在父皇朱元璋心中是何等不可触碰的逆鳞!她几乎能想象到父皇那雷霆震怒的模样,那足以焚毁一切的帝王之怒,岂是区区一个燕王府能够承受的?
然而,当后续天幕中,“明成祖”的庙号以及将她与唐太宗长孙皇后相提并论的言论出现时,徐妙云感觉到的已经不是下沉,而是彻底的、坠入无底深渊的冰冷绝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