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着主播为他辩白,胸中的郁结之气稍散,但被亲生父亲那一瞬间投来的审视目光所刺伤的心,仍在隐隐作痛。
西安秦王府。
秦王朱樉听着天幕上的争论,嗤笑一声:“切,这后世之人也是吃饱了撑的,大哥那人我还不知道?优柔寡断,心软得像面团似的,让他杀只鸡都够呛,还杀老婆?还是给他生了几个孩子的正妃?笑话!”他虽然不服气老四可能当皇帝,但对大哥朱标的品性倒是没什么怀疑。
太原晋王府。
晋王朱棡则是摇了摇头,叹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天幕虽看似为大哥辩白,但将如此恶名加于大哥之身,流传于天下,终究是……唉,大哥今后恐怕更难了。”他敏锐地察觉到,无论真相如何,经此一事,太子朱标的声望和处境都会变得更加微妙和艰难。
而应天东宫内,跪在地上的吕氏听到居然有人指控太子殿下,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连喊冤都不敢了,只是伏在地上瑟瑟发抖。她知道,如果连太子都被怀疑,那她这个次妃,就真的彻底完了。
太子妃常氏躺在床上,心情亦是复杂难言。听到有人指控太子,她本能地不愿相信,与太子多年的夫妻情分并非虚假。但天幕带来的恐惧和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对吕氏的,甚至……对那万分之一可能涉及到太子的……都让她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这东宫,往日看似和睦,如今却仿佛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曹国公府外,依旧跪在那里因为朱皇帝毫无表示,既没人敢劝他们起来、也不敢自己起来的燕王朱棣和魏国公徐达,听着这围绕东宫的风波,心中更是苦涩。与他们可能面临的“谋逆”大罪相比,东宫内部的嫌疑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潭水,显然是越来越浑了。父皇(陛下)的怒火,恐怕会燃烧得更加猛烈。
天幕上,关于朱标的争论尚未完全平息,又一条带着惊悚标题的网友评论被推送出来,如同在滚油中泼入了一瓢冷水:
【网友“洪武秘史”打赏并留言:我看你们都猜错了方向!最不想让太子妃常氏成为未来皇后、皇太后的,恐怕正是洪武皇帝本人!常家势力太大了!开平王常遇春虽早逝,但其旧部、影响力犹在,郑国公常茂、还有常升、常森这些子侄皆在军中,与蓝玉等将领关系密切。皇帝这是怕外戚坐大,威胁朱家江山!不信你们看常家结局——郑国公常茂洪武二十年就被废爵,然后不出一年就死了;继承爵位的开国公常升、昭勇将军常森,还有命长的开平王夫人、太子妃常氏之母全都在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中被一网打尽,常氏一族近乎团灭!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条评论,比之前指控吕氏、甚至影射太子的言论,更加诛心,更加直指皇权核心!
天幕之下,曹国公府灵堂内。
刚刚还因姐姐被谋害的指控而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刻掐死吕氏的郑国公常茂,在听到这条指向皇帝、并预言他常家满门覆灭的“未来”时,那强行压制的火气和恐惧再也控制不住了!
“什么?!我……我被废爵?我嫡母、二弟和三弟他们……全死了?蓝玉案?我舅舅!”常茂猛地从地上跳了起来,双目赤红,额头青筋暴起,也顾不得这是什么场合,面前是谁了,他指着天空,又猛地转向朱元璋的方向,声音嘶哑地吼道:
“陛下!陛下!您听听!您听听这天幕说的!我常家对陛下忠心耿耿,我爹他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您……您怎么能……怎么能如此对我常家?!就因为这莫须有的猜忌,就要将我常家赶尽杀绝吗?!”
他情绪彻底失控,竟在老曹国公李贞的灵堂前捶胸顿足,状若疯癫。周围的勋贵文武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爆发惊呆了,灵堂内一片死寂,只剩下常茂粗重的喘息和悲愤的吼声。
朱元璋的脸色在这一瞬间也变得极其难看。现在是洪武十一年,天下初定,他要防范、要平衡的勋贵势力,主要集中在徐达、冯胜(冯国胜)这些手握重兵、威望极高的开国元勋身上。对于早逝的常遇春,他一直怀着几分追念和感激,对其后人也是优待有加,常茂年纪轻轻就袭封郑国公,那怕有其不成器之处,他朱元璋也念及旧情一再容忍,就为了做给天下功臣看的姿态!
可现在,这天幕竟将他描绘成一个因为猜忌就要对功臣之后斩草除根的无情帝王?而且还是在他刚刚失去二姐夫,心情本就极度沉痛的时候!这让他如何不怒?如何不感到一种被冤枉、被窥破内心最深隐秘的刺痛和暴怒?
就在这压抑得几乎要爆炸的气氛中,一个苍老却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茂儿!休得胡言乱语,冲撞圣驾!还不快跪下!”
出声的是韩国公李善长,如今功臣中地位最高、年龄最长的文臣之首。他须发皆白,此刻却目光如电,死死盯住失态的常茂。
常茂被李善长一喝,气势不由得一窒,但依旧梗着脖子,满脸不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