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轩刚挂掉电话,指尖还搭在手机边缘,人已经迈进了技术封存室的门。
屋里灯打得惨白,空气里飘着一股说不清的焦味,像是纸烧过又压了太久。二十本账册整整齐齐码在长桌上,外面裹着油布,最上面那本翻开一半,页角微微卷起,露出内页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代号。
他走过去,袖口檀木珠轻轻磕在桌沿,发出一声闷响。
“你来得正好。”林若晴从角落站起来,声音压得很低,“这东西不对劲。”
她没靠近桌子,只站在两步开外,右手习惯性抬起来捋了下鬓角。顾轩知道她在做什么——那块表底下藏着摄像头,早就开着。
“怎么了?”他问。
“我刚才想拍最后一张,结果镜头扫到纸面温度异常。”她指了指账册,“红外显示有预热痕迹,像是……埋了反应层。”
话音未落,那本摊开的账册突然抖了一下。
不是风吹,也不是震动,就是纸自己动了。
紧接着,最后一页的边角泛起一层幽蓝的光,像火苗,却没声没烟,安静地往上爬。
顾轩瞳孔一缩,几乎是本能地伸手去按,可就在他碰到纸面的瞬间,腕上的檀木珠猛地一烫,像是被什么咬了一口。
他立刻改拍为拨,用珠串侧面狠狠压下去。
“啪”一声轻响,火灭了。
但那页纸已经烧成了灰,边缘蜷曲发黑,中间凹下去一块,像是被什么东西精准挖走过。
林若晴一步跨上前,手腕一转,表盘对准残页,低声:“我在火灭前半秒录到了反光轮廓。”
她把画面调出来,放大,增强对比度。
一个坐标慢慢浮现出来——经纬度清晰,定位点落在城建局老档案库地下三层,红圈标得死死的。
“这是他们藏原始批文的地方。”顾轩盯着屏幕,嗓音沉了下来,“二十年前的旧城改造项目,所有签字都在那儿归档。”
“现在还在用?”林若晴皱眉。
“没人管的死角。”他说,“钥匙在退休科长老李手里,但他上个月中风住院了。”
两人正说着,门被推开。
陈岚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密封袋,银匙别在腰侧,进门第一句话就是:“王金强账户动了。”
她把袋子放在桌上,抽出一张打印单:“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一笔五十万汇入境外支付平台,用途写的是‘咨询服务’。三小时后,同一账户订购了三天后飞苏黎世的头等舱机票,乘机人姓名是陈立峰,护照号加密处理过,但指纹比对确认是他本人预留模板。”
“要跑?”林若晴脱口而出。
“不是要跑。”陈岚摇头,“是安排好了退路。航班起飞前十二小时才会开放登机权限,说明他还在等指令。”
顾轩没说话,弯腰去看那堆灰烬。
纸烧得不彻底,还有些纤维连着,他蹲下身,手指虚悬在上面,没碰。
“温度控制得太准了。”他喃喃,“普通自燃不会只烧一页,也不会留下坐标轮廓。”
“有人远程触发。”林若晴接话,“可能是电磁脉冲配合化学涂层,定点激活。”
陈岚走到桌边,抽出银匙,轻轻插进灰堆里,像在翻检什么。
几秒后,她停住。
“这里有东西。”她说。
她把匙尖挑出来一点黑色碎屑,放在掌心对着灯看。
“不是纸灰。”她道,“是碳化墨迹,遇热显影的那种。”
顾轩立刻抬头:“你见过?”
“八年前审计风暴,有人用这种墨水记黑账。”她眼神冷下来,“加热后字迹浮现,冷却就消失,不留痕迹。我们当时抓了一个会计,他在锅炉房烧文件,火一熄,啥都没了。”
她顿了顿,把银匙往灰里再压了压,轻轻一拨。
一道细线般的痕迹露了出来——是数字。
“412。”她念出来,“燃烧温度。”
顾轩眼神一紧:“刚好够激活隐写墨水,又不至于让整本账册碳化。”
“说明对方清楚我们什么时候会打开它。”林若晴声音发紧,“也知道我们会留到最后一页。”
屋子里静了一瞬。
顾轩缓缓站直身子,看着那堆灰。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被动防御,是设局。
对方算准了他们会查东港3号仓,算准了周临川会带人突袭,也算准了他们拿到账册后一定会带回这里解密。
所以提前在这最后一页做了手脚。
烧,不是为了毁证据。
是为了送情报。
而且是只给他们看的情报。
“他们想让我们去城建局。”他说,“现在就去。”
“为什么?”林若晴问。
“因为那里安全。”顾轩冷笑,“对他们来说,那是自己的地盘,监控、人员、通道全是熟的。我们进去,就像走进一张嘴。”
陈岚把银匙收回口袋,语气平静:“可如果我们不去呢?”
“那王金强照常起飞。”顾轩盯着她,“然后所有线索断在海外,十年八年都翻不了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