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晚决定亲自接触“新生代生物”的消息,如同一块投入暗潭的巨石,在“启明”内部和有限的知情人圈子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会谈,而是一次深入虎穴的试探,一次女王对挑衅者的正面回应。
新加坡之行:迷雾中的交锋
行程高度保密。林晚晚只带了周薇和两名顶尖的安保专家,乘坐私人飞机抵达新加坡。“新生代生物”实验室位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一处不起眼但安保森严的独栋建筑内。
接待他们的是“新生代”名义上的负责人,一位名叫陈博士的华裔学者,态度客气却透着疏离。
(陈博士内心:她果然来了…比想象中更年轻,气场也更迫人。)
会谈在冰冷的会议室进行。林晚晚没有迂回,直接切入核心:“陈博士,我很好奇,一家新成立的实验室,为何能精准挖走我核心团队,并对‘萤火素’的技术细节,了解得如此深入?”
陈博士推了推眼镜,公式化地回应:“林总,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我们只是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平台。至于技术细节,我想,科学的发展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借鉴,也在所难免。”
(林晚晚内心:避重就轻,滴水不漏。看来从明面上,问不出什么。)
“借鉴?”林晚晚微微倾身,目光如炬,压迫感瞬间弥漫开来,“借鉴到连我们尚未完全验证的催化机制优化方案都一清二楚?陈博士,我不是来听外交辞令的。开个价吧,或者说,你们背后的人,到底想要什么?”
陈博士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林总说笑了。我们完全是独立的科研机构,致力于推动神经科学进步。如果林总对合作感兴趣,我们可以探讨。如果是其他事情,恕我无可奉告。”
会谈陷入僵局。对方显然早有准备,防备严密。
然而,在离开实验室,穿过空旷的停车场时,一个穿着保洁制服、低着头的中年妇女,在与林晚晚擦肩而过的瞬间,极其快速地将一个揉成团的小纸条塞进了周薇手里,动作快到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周薇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攥紧。
回到车上,周薇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打印的小字:
“小心‘归途’。真相在‘林晚’的初始笔记里,不止一本。”
(林晚晚看着这行字,心脏猛地一缩:归途?是指回国的旅程,还是另有所指?初始笔记不止一本?!难道杨文远和秦老给的,并非全部?!)
这次新加坡之行,表面上一无所获,但这张神秘的纸条,却指向了更深的迷雾和潜在的危险。
归途惊魂:精准的袭击
返程的私人飞机飞行在太平洋上空。林晚晚正在审阅“萤火”应急小组的最新进展报告,突然,机身猛地一阵剧烈颠簸,警报声尖锐响起!
(飞行员紧急通讯:“林总!遭遇不明强气流!不对…是…是机械故障!左侧引擎失去动力!”)
(周薇和安保专家瞬间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飞机开始失压,剧烈摇晃,急速下坠!氧气面罩自动脱落。
(林晚晚在剧烈的颠簸中死死抓住扶手,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冷静,内心:不是意外…是袭击!‘归途’…纸条指的是这个!)
经验丰富的机长竭尽全力操控飞机,试图迫降。万幸的是,在经历了几分钟惊心动魄的挣扎后,飞机最终有惊无险地迫降在最近的一个国际机场,机翼受损,但人员无恙。
(落地后,林晚晚看着窗外救援车辆闪烁的灯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内心:好精准的 timing!好狠的手段!这是警告,还是…真的想让我死?)
事故初步调查指向了极其隐蔽的机械人为破坏,手法专业,难以追踪。这印证了林晚晚的猜测——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控着一切,并且能量巨大,行事狠辣。
深挖线索:“不止一本”的笔记
带着劫后余生的凛然和更坚定的决心,林晚晚回国后,立刻将重心放在了那张纸条提示的“初始笔记”上。
她再次仔细检查了从杨文远和秦老那里得到的所有笔记和资料,甚至动用了高科技手段进行透视和光谱分析,但并未发现隐藏页面或夹层。
(林晚晚内心:如果不止一本,那另一本在哪里?林建明和何婉那里?他们应该没有保留。或者说…在别处?)
她想到了“林晚”当年可能接触过的其他地方——学校图书馆?她租住过的小屋?(如果她曾独自居住)……范围太广,如同大海捞针。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她忽然想起秦老笔记本里提到,“林晚”曾因“与校外人员(疑与康安有关)接触,询问新型实验材料”而被教务主任谈话。
(林晚晚内心:校外人员…康安…如果她当时不是在康安公司内部接触的,会不会有某个中间地点?比如…一个共享实验室?或者某个教授私下提供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书女配重生搞钱逆袭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书女配重生搞钱逆袭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