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的这种变化,陈星灼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彻底消散。她不再将周凛月隔绝在监控室之外,而是将她视为可以完全信赖、共同决策的伙伴。监控室,从此成为了她们共同的信息中枢和指挥中心。两人常常并肩坐在巨大的屏幕墙前,讨论着外界的风云变幻,规划着堡垒的内部运营,仿佛两位运筹帷幄的将领,在坚固的堡垒内,审视着外面烽火连天的世界。
堡垒本身的卓越性能,也是她们能够保持心态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十个月持续不断的高温炙烤,对任何建筑和设备都是极其严酷的考验。然而,这座倾注了她们无数心血与资源的堡垒,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可靠性。
结构主体, 山岩与特殊合金混凝土浇筑的墙体,没有出现任何一丝裂缝或形变,稳如磐石。
能源核心,“核聚能”装置运行平稳,输出功率稳定,如同堡垒永不疲倦的心脏。
环境控制系统, 冷凝单元和新风系统虽然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但所有参数始终保持在绿色安全区间,将内部的恒温恒湿环境维持得固若金汤。
内部装修与设备: 从瑞士定制的家具到顶级品牌的电器,所有设施都运转正常,没有因长期使用或外部环境压力而出现故障。
这种绝对的可靠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她们深知,只要堡垒不出问题,外面世界的滔天烈焰,便能与她们相隔开来。
然而,绝对的安全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陈星灼始终记得那个悬而未决的威胁,以及随着温度转换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这一天,在监控室进行日常情报汇总后,陈星灼调出了堡垒外围的详细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所有隐藏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的位置。她转向周凛月,神色认真地说道:“凛月,有件事,我们需要详细规划一下了。”
周凛月放下手中的记录板,目光落在电子地图上,立刻明白了陈星灼所指:“是到了要清理外围设备?”
“嗯。”陈星灼点头,指着地图开始解释,“根据 Cyberstellar Ash 对全球大气环流和地磁数据的综合分析,高寒期的前兆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跟我们以前经历的差不多,29年六月末,七月初。虽然外部温度还没开始显着下降,但模型预测,留给我们的‘窗口期’可能最多只有四到六周了。我们必须在那之前,趁着夜晚温度还能勉强承受,村民大规模搜刮燃料的行动尚未开始,把所有暴露风险高的外部监控设备安全、准确、快速地回收回来。”
她强调了这三个词:安全、准确、快速。
安全是第一位的,不仅指操作过程不能受伤,更指不能暴露行踪,不能留下痕迹,不能引发任何可能指向堡垒的怀疑。
准确意味着必须一次性找到所有目标设备,不能有遗漏,否则后患无穷。
快速则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减少在外停留的每一秒风险。
“这是我们第一次需要主动走出堡垒,虽然只是外围,但意义重大,风险也不小。”陈星灼看着周凛月,“我们需要一起,像下棋一样,把每一步都推演清楚。”
周凛月没有丝毫犹豫,眼神坚定地回应:“好,我们开始。”
两人拉过电子绘图板,将外围地图放大,开启了头脑风暴模式。
第一步:目标筛选与优先级划分
地图上的设备标记有几十个之多,遍布堡垒周围半径一公里多的范围。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回收。
“首先,划定核心清理区。”陈星灼用光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以伪装入口为圆心,半径500米内,所有非深埋式、依靠环境伪装的设备,必须全部回收。这个区域是村民最可能进入的区域。”
“其次,”她又画了第二个圈,“500米至800米范围内,位于明显路径旁、地势较高、伪装条件一般的设备,列为高优先级。”
“最后,800米以外,以及那些深埋地下、或伪装极其巧妙的设备,可以暂时保留,作为我们失去大部分‘眼睛’后,最后的预警手段,但需要将其设置为深度休眠模式,只在特定条件下或接收到特殊指令时才会被激活,最大限度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周凛月仔细看着,补充道:“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拆除难度。有些是简单吸附或捆绑在岩石、树木上的,有些可能用了特殊的固定胶或者微型锚杆。我们需要预估每个点的拆除工具和时间。”
第二步:行动路线规划
如何用最短的路径,串联起所有需要回收的设备点?
“不能走直线,要利用地形。”周凛月指着地图上的等高线,“尽量选择背阴、植被相对密集、不易被山下直接观测到的路线。虽然村民晚上活动可能性小,但也要以防万一。”
她用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条曲折的路径:“可以从西侧这个缓坡开始,这里是视觉死角,第一个点在这里……然后沿着这条干涸的冲沟向北,能覆盖这三个点……再折向东,利用这片岩石群的掩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钞能力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钞能力生存实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