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端着茶杯,手在微微颤抖。
你可知道,为何我今日在朝堂上点你主持青苗法实施细则?王安石看着他,因为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人。从今往后,那些保守派要对付你,就要先掂量掂量。
这是保护,也是捆绑。苏明远明白,王安石这是用自己的权势罩着他,可同时,也将他彻底绑在了变法派的战车上。
多谢相公提携。他低声道。
不必谢我。王安石摆摆手,你有才能,我用你,这是互惠互利。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既然站到了这边,就不要三心二意。范纯仁那些人,已经是过去式了,你要着眼未来。
这话说得很明白——让他断绝与范纯仁的任何联系,彻底投靠变法派。
臣明白。苏明远的声音空洞。
很好。王安石满意地点头,明日开始,你就专心制定实施细则。我给你三个月时间,必须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这关系到新政的成败,不可有失。
臣遵命。
离开政事堂,苏明远在宫廷中漫步。秋日的阳光洒在红墙上,可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他想起范纯仁那封信中的话:望君制定细则时,能为百姓多留一分余地。
或许,这是他唯一能做的补偿了。他虽然背叛了范纯仁,但至少可以在制定细则时,尽量减少青苗法的弊端,让百姓少受一些苦。
这个想法让他心中稍稍好受了一些。他试图说服自己,这也算是一种救赎,一种弥补。可他心底深处却清楚,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傍晚时分,他回到府中。家仆告诉他,今日有人送来一个包裹,就放在书房里。
苏明远来到书房,只见案上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书,正是当日他在范府书房中看到的那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清晰可见。
木盒中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留作纪念。
苏明远的手颤抖起来。这是范纯仁送来的,用这本书提醒他,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为官的本分。
他翻开书,看到其中一页,范纯仁批注道: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这是《论语》中的话,意思是说,君子的品德如风,小人的品德如草,风吹草必倒。范纯仁是在提醒他,要做那股风,而不是那根草。
可是,他已经是那根草了,而且是一根随风倒的草。
苏明远抱着那本书,突然号啕大哭。他哭自己的软弱,哭自己的背叛,哭自己失去的那个理想主义的自己。
可是,哭过之后,他还是要继续往前走。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窗外,夕阳西下,天边一片血红。而在苏明远的心中,也燃烧着一片无法熄灭的火焰——那是愧疚,是自责,是对自己的憎恨。
可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既定的命运。
他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