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当他沉浸在苏轼那种豪迈的情怀中时,笔下的字竟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动感。那些原本拘谨的笔画,在这一刻似乎有了生命力。
这就是陈默说的个人风格吗?他停下笔,仔细端详着刚才写的字。
第二天,他将这幅字拿给谢老看。老先生看了良久,忽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这才是书法该有的样子。谢老指着其中几个字说道,你看这个字,笔势如奔流之水;这个字,结构如惊涛拍岸。虽然技法还有待提高,但已经有了书法的真谛——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这次表扬让苏明远深受鼓舞,同时也让他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书法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要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融入其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明远开始尝试不同的书写方式。他发现,当自己真正投入感情去写字时,笔下的字确实会有不同的表现。喜悦时,字体会显得飘逸轻快;沉思时,字体会显得深沉稳重;激动时,字体会显得奔放有力。
但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的另一个变化:随着对古代书法美学的深入理解,他对现代书写方式的认同正在逐渐减弱。那些曾经认为合理的现代审美标准,现在看来竟然显得粗糙和缺乏韵味。
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让他既欣喜又不安。欣喜的是,他正在真正融入这个时代的文化传统;不安的是,他担心自己会完全失去现代人的独立判断能力。
又过了一个月,书院举行书法比赛。苏明远的作品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在三个月前是不可想象的。更让他高兴的是,谢老在点评时特别提到了他的进步。
苏明远这三个月来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谢老当着全院学生的面说道,最初他的字虽然工整,但毫无古韵。现在不仅技法纯熟,更难得的是已经领悟了书法的精神内核。
这样的表扬让苏明远感到深深的满足,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沉思。他发现,随着书法技艺的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加深。那些最初觉得繁琐的规范,现在看来都有其深刻的道理;那些最初认为束缚的传统,现在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似乎是不可逆的。当他重新拿起现代的钢笔时,竟然感觉有些别扭,仿佛那种硬质的笔尖无法表达他内心的细腻情感。
夜深时分,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案前,手中握着那支已经跟随他三个月的湖笔。月光如水,洒在他面前的宣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在光影中显得格外生动。
他忽然意识到,书法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神同化的过程。通过日复一日的临摹和练习,他不仅掌握了古代的书写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用古代的审美标准来评判美丑,用古代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艺术。
这种同化是如此自然,如此不知不觉,以至于他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就像那些在他笔下流淌的墨迹一样,现代的精神正在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古代的文化土壤中,然后被慢慢改造,最终变成完全不同的样子。
窗外传来夜鸟的啼叫,提醒着夜已深沉。苏明远放下毛笔,准备休息。但在熄灭油灯之前,他又在纸上写下了最后一行字:
书法者,心之迹也。心变则字变,字变则人变。
写完这行字,他静静地凝视着良久。这句话既是对书法艺术的感悟,也是对自己这几个月变化的总结。他知道,随着书法技艺的不断精进,那个曾经的现代人正在一笔一画中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越来越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古代士子。
而这个过程,就像他手中的毛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一样,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