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指导让苏明远深受启发。他开始理解,在这个时代,智慧不仅在于有独到的见解,更在于能够巧妙地表达这些见解,既不触犯禁忌,又能产生影响。这是一门精深的艺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另外,周敬之继续说道,你在引用典故时虽然精当,但有些地方略显生硬。典故的运用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
苏明远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他正在学习如何用这个时代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何用这个时代的语言表达思想。这种学习不仅是技巧的掌握,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夕阳的光线透过窗棂洒进书房,为这个充满书香的空间镀上一层金辉。周敬之放下笔,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学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今日就到这里吧,他说道,以后每月初一、十五,你可以来此求教。记住,学问之道在于厚积薄发,不可急功近利。
苏明远起身告辞,心中满怀感激。在这短短的几个时辰里,他不仅获得了一位名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真正理解这个时代学术传统的精髓。
离开周府时,天色已晚,街道上灯火初上。苏明远走在青石板路上,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今天的经历标志着他在这个时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有了师承,有了表字,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压力。成为周敬之的学生,意味着他必须承担更多的期望和责任。他不仅要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更要在品格上无可挑剔。这种期望如同一座山峰,既是他攀登的目标,也是他承受的重负。
回到客栈后,苏明远在房中铺开纸张,准备写下今日的感想。但当笔尖触及纸面时,他却不知该如何下笔。今天发生的一切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他只是简单地写道:今日拜师周先生,蒙赐表字。师恩如山,当图报之。
写完这短短的几行字,苏明远放下笔,凝视着纸上的文字。这两个字如同两面镜子,映照着他复杂的内心世界。明,是智慧,是理性,是那个来自现代的灵魂所代表的启蒙精神;达,是通达,是圆融,是在这个时代生存所必需的处世智慧。
这两个字的结合,象征着他必须在两种价值观念之间寻找平衡。他既要保持现代人的理性和批判精神,又要学会古代士人的处世之道。这种平衡是微妙的,也是危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彻底失去自我。
夜深了,客栈中其他客人都已休息。苏明远独自坐在房中,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成为周敬之的学生,为他打开了通往更高层次的大门。但这扇门的背后,等待他的是什么?是更大的成功,还是更深的迷失?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至少现在没有。他只能带着这种不确定性继续前行,在适应中保持警醒,在融入中保持独立。这将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也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选择。
窗外传来夜更的声音,悠远而空灵。在这种声音的陪伴下,苏明远——不,现在应该叫他苏明达了——慢慢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看到了两个世界的交汇——现代的理性与古代的智慧,个人的追求与时代的要求,都在这个名为的新身份中得到了微妙的统一。
但这种统一是脆弱的,也是临时的。在未来的道路上,他还将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而每一次选择,都将进一步塑造他的身份,决定他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这个的表字将如何深刻地影响他的人生轨迹,也不知道在师门的影响下,他将如何一步步地远离那个最初的自我,走向一个全新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身份认同。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