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透过云层,洒在苏氏宗祠的青砖黛瓦上。苏明远怀着忐忑的心情踏进这座庄严的建筑,迎面而来的是檀香与岁月交织的气息。祠堂内悬挂着历代先祖的画像,那些或威严或慈祥的面孔在烛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在无声地审视着这个初来乍到的后辈。
今日是苏氏一族的冬祭大典,也是苏明远第一次以族人身份参加如此正式的聚会。自从前几日与差役起冲突的消息传开后,他在县城的名声变得微妙起来——有人称赞他的勇气,有人质疑他的冒失,而更多的人则在观望事态的发展。
明远侄儿来了。一个威严的声音从祠堂深处传来。
苏明远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六十余岁的长者缓缓走来。此人便是苏氏族长苏世德,面容方正,须髯花白,举手投足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他的眼神深邃如古井,仿佛能洞察人心。
见过族长伯父。苏明远恭敬地行礼。
苏世德点了点头,目光在苏明远身上细细打量:听说你最近在县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这个问题如利剑般直指要害。苏明远知道,自己与差役的冲突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苏氏家族的声誉,而族长的这番话,显然带着某种试探和质疑的意味。
族长伯父,晚辈只是见不得百姓受苦,一时冲动而已。苏明远如实回答。
苏世德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冲动?明远,你可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整个家族?
祠堂内逐渐聚集了更多的族人。有白发苍苍的长者,有正值壮年的族中翘楚,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后辈。他们的目光或好奇或审视,都不约而同地投向苏明远。
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族长,我觉得明远此举实在不妥。他这样做,不仅可能断送自己的前程,更可能连累整个家族。
说话的是苏明远的堂兄苏明达,年约三十,面容清瘦,眼神中带着几分刻薄。他是族中的另一个读书人,但屡试不中,心中早已积郁了不少怨气。
明达说得有理。另一个族人附和道,我们苏氏好不容易出了明远这样的人才,眼看就要参加乡试了,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惹出事端。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面对众人的质疑,苏明远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他原以为血缘的纽带能够带来理解和支持,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在这些族人眼中,个人的荣辱得失远比抽象的正义原则更加重要。
诸位族人,苏明远起身,声音虽然平静,但内中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明远所为,确实可能给家族带来困扰。但如果我们读书人连基本的是非观念都要为了功名而抛弃,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列祖列宗?
他的话在祠堂内激起了一阵骚动。有人点头赞同,有人摇头叹息,更多的人则陷入了沉思。
苏世德举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深深地看着苏明远:明远,你这话虽然有理,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在这个乱世,个人的力量何其微小?即使你有满腔的正义感,又能改变什么?
族长伯父说得对。苏明达趁机发难,明远,你以为自己是什么救世主吗?一个小小的秀才,也敢与官府作对?这不是勇敢,是愚蠢!
苏明远感到胸中怒火翻腾,但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他知道,在这个场合失态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明达兄,苏明远的声音依然平和,但话中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锋芒,孟子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难道我们读了圣贤书,反而连基本的骨气都没有了吗?
这番话如重锤般击中了苏明达的痛处。他这些年屡试不中,内心深处早已对这套理想主义的说辞失去了信心。在他看来,那些高谈阔论的圣贤之道,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话。
大丈夫?苏明达冷笑一声,明远,你太天真了。这个世道,只有实力才是硬道理。你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和几句圣贤之言,就能改变什么吗?
他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我告诉你,在这个世道,不是你改变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你。等你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妥协,什么叫做现实!
苏明达的话在祠堂内引起了复杂的反应。一些年长的族人暗暗点头,显然认同他的观点;而一些年轻的后辈则看向苏明远,眼中带着期待和不安。
苏明远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祠堂内那股沉重的气氛。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家族内部的争论,更是两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明达兄,苏明远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沧桑,你说得对,这个世道确实残酷。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内心的信念。如果连我们这些读书人都放弃了理想,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希望?
他转向祠堂内的众人,目光依次扫过每一张面孔:诸位族人,我们苏氏先祖筚路蓝缕,传承至今,靠的是什么?不正是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吗?如果我们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这份精神,又有什么颜面面对九泉之下的祖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