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席卷而来。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苦笑:清华博士苏明远,你现在不是在为论文搜集素材,而是实打实地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一切是否只是一场大梦?我究竟是谁?
叩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开门见是私塾中最聪明的学生张小郎,手捧书卷,神情急切。
先生,学生有一字不解,特来请教。
苏明远让他进屋,只见小童指着《论语》中一处批注道:此处写着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先生前日讲解与此批注似有出入,学生心中疑惑,不知孰是孰非?
苏明远看了看批注,那是前身苏载所写,观点颇为传统。而他前日所讲,却是融入了现代思想的诠释,强调了个体价值与家族责任的平衡。
你认为呢?他不答反问,想看看这孩子的想法。
学生以为...小童踌躇片刻,先生新解更近人情,却不失古训之义。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村中有人说,先生病后学问变了味道,不再纯粹。甚至有人说...小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说先生被狐仙附身,所以学识大增,却不似前日那般循规蹈矩了。
苏明远哭笑不得:你呢?你相信我是被狐仙附身吗?
学生不信。小童摇头,眼中闪着诚挚的光芒,先生教导我们,凡事当以理服人,不可轻信流言。学生觉得,先生病后所授,更有道理,更易理解,这是好事,何必在意他人闲言碎语?
孩童稚嫩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涌入苏明远心田。他不禁莞尔:好,既然你不信,老师就告诉你真相。他故作神秘,老师确实不是狐仙附身,而是...从千年之后来的。
真的吗?小童眼睛瞪得溜圆,继而又摇头,先生又在考我。老师常说,不可信不经之谈,千年之后,何有人来?
苏明远大笑,揉了揉孩子的头:不错,看来你学得很好。去吧,记住,流言蜚语,不足道也。
送走小童,苏明远心中豁然开朗。巷议风言,原是每个时代的常态。在现代,他对网络暴力和谣言深恶痛绝;在古代,面对村民的猜疑和议论,他又何必太过在意?
夜幕降临,他点燃油灯,取出纸笔,决定写一封信给那位赵师爷,正式表达自己参加县试的意愿。
既来之,则安之。蘸墨挥毫间,他暗自决定,无论这穿越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偶然的意外,既然我身处此地,就当尽情体验这个时代的一切,包括它的科举制度。若能借此机会,亲身体验我所研究的对象,或许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至于流言蜚语...就让它们如烟云般飘散吧。
窗外,明月如盘,清辉泻入,与灯火交织,照亮了他的笔端。一只夜莺在远处啼叫,声音清脆而悠远,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呼唤,又像是命运的低语。
苏明远抬头望月,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的愁心,又能寄予何处?寄予这千年前的明月,寄予那千年后的未来,寄予这荒谬而真实的穿越之旅?
他轻叹一声,继续执笔。信纸上,古朴的汉字如行云流水,述说着一个穿越者的决心与困惑,一个学者的坚持与妥协,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对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的永恒追求。
巷议风言,不过是浮云过眼。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知不可忽骤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