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声纳系统在数个区域发现了大规模海洋生物异常迁徙的迹象。鱼群仿佛受到某种无形驱赶,疯狂地逃离某些特定海域,而那些海域的能量读数往往略有异常。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深水探测器传回的影像中,偶尔会捕捉到一些形态发生了诡异变化的海洋生物——体型异常巨大、外壳或鳞片呈现出不自然的金属光泽、甚至表现出某种……低级的能量攻击性。
“是长期能量辐射导致的生物变异吗?”一位生物学家分析着影像,语气凝重。
“不完全是,”另一位物理学家指着能量频谱分析图,“更像是……空间褶皱附近泄露的微量高维能量,直接‘污染’并改造了它们。这比单纯的辐射变异更……难以预测和危险。”
果然,在一次低空侦察飞行中,一架无人机遭到了一群变异灯笼鱼的攻击。这些原本温和的小型深海鱼类,此刻体型膨胀了数倍,口中喷吐出微弱的、但足以干扰无人机电路的生物电脉冲,险些导致其坠毁。行动队员不得不出动,使用相位枪的非致命模式将其驱散。
“不仅仅是‘能量痈疽’,”江华看着无人机传回的攻击画面,声音低沉,“网络的‘泄漏’,正在直接污染我们的生态环境,创造出一片片……危险的‘异常生态区’。”
这使得航行变得更加谨慎和艰难。“巡天者-1号”不得不频繁调整航线和高度,以规避那些无形的空间褶皱和已知的变异生物聚集区。行动队员们也加强了戒备,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从海中或空中袭来的、被能量污染的生物。
随着继续向南,接近南海腹地,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出现了。一些被废弃的、战前的人工设施——主要是几个岛礁上的观测站和通讯中继站——其残骸上,开始出现类似“摇篮”外部那种非自然金属脉络的、极其细微的增生痕迹!虽然远未达到“摇篮”的规模,但这无疑表明,“织网者”网络的影响,正在以某种缓慢但确实存在的方式,渗透并“同化”着现实世界的物质。
“这……这是网络在尝试‘修复’或‘覆盖’我们的现实吗?”技术团队感到毛骨悚然。
“更像是无意识的‘溢出’,”江华根据自身的体验判断,“网络本身没有主动意识,但其不稳定的能量和信息,就像泼洒出来的墨水,正在污染它所触及的一切。”
就在这种紧张、压抑、不断发现新问题却又无法根除的氛围中,“巡天者-1号”抵达了此次南下航行的最远端,接近了那片在古老海图上被标记为“危险与未知”的深邃海盆区域。
在这里,“织网探针”接收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清晰而稳定的信号。
不是狂躁的能量爆发,也不是混乱的意识碎片,而是一种……规律的、仿佛某种庞大机械仍在恪尽职守运转的、低沉的脉冲信号。信号的源头,指向海盆深处,一个连最深的海沟探测器都未曾详尽探索过的黑暗深渊。
信号的频率特征,经过数据库比对,与“织网者”科技高度吻合,但其稳定性和规律性,又与“摇篮”和“归墟”的躁动截然不同。
“这里……”江华凝视着主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代表信号源深度的恐怖数字,心中升起一股寒意与明悟,“可能不是另一个‘痈疽’。”
山魈站在她身旁,接口道,声音一如既往的冰冷:“那是什么?”
江华缓缓吐出两个字,带着某种宿命般的确定:
“一个……仍然在运行的,‘织网者’的……前哨站。”
向南的航程,似乎终于触及了更深层秘密的边缘。
而这片蔚蓝的海疆之下,隐藏的或许不仅仅是失控的力量,还有……仍在默默执行着亿万年前指令的、冰冷的造物。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锦绣烬:关东寒霜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