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训练依旧残酷,但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苏婕没有再拿出那些令人不安的“镜狱遗物”,而是转向了更基础,却也更加磨人的精神淬炼——在更高强度的“抑灵盘”干扰下,进行微观层面的能量结构辨识与记忆,以及更长时间的“认知固化”抗性训练。
我像一块被反复锻打的铁胚,在极度的痛苦与疲惫中,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控制力”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开启和关闭“灵视”变得更加迅捷,维持时间也从短暂的一瞥,延长到了接近两秒的相对稳定观察。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虚实交织的幻觉中,更快地抓住那根名为“现实”的救命稻草。
然而,意识深处那根来自“沉影石”的冰冷之刺,始终存在。它像一枚埋藏的碎片,时时提醒着我与镜狱之间那危险的联系。苏婕定期会帮我进行压制,但她明确表示,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根除它,需要我自己对力量有更深的掌控。
这天训练结束,我几乎是从教学楼里爬出来的。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冰凉的雨滴打在脸上,稍微驱散了一些头脑的灼热。
一辆黑色的、款式普通的轿车无声地滑到我身边停下。车窗降下,露出苏婕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
“上车。”
没有多余的解释。我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车内弥漫着一种皮革和某种淡淡消毒水混合的味道。
车子平稳地驶入雨幕中的城市。苏婕没有说话,只是专注地开着车。我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被雨水模糊的霓虹灯光,心中充满了疑问,但也明智地没有开口。
车子没有驶向繁华的市中心,反而拐入了一条越来越僻静的老街,最终在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的、灰扑扑的五层建筑前停下。建筑没有任何标识,只有门口挂着一个不起眼的、写着“内部档案馆”的牌子。
“跟上。”苏婕下车,率先走向那栋建筑。
大门是厚重的实木,需要刷卡和密码才能进入。里面没有前台,只有一个空旷寂静的大厅,灯光冷白,空气里漂浮着旧纸张和尘埃的味道,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一个穿着同样灰色制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从一旁的房间里走出,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他看了我一眼,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尤其是在我眉心位置(那里是否还残留着训练的疲惫和那丝异种能量的痕迹?),然后对苏婕点了点头。
“苏干事,权限已确认。目标档案室,B-73。时间,一小时。”老者的声音沙哑而平淡。
“有劳,杨管理员。”苏婕微微颔首,带着我走向大厅深处的一部老式电梯。
电梯下行,发出沉闷的嘎吱声。显示的楼层数字不是负一、负二,而是跳动着一些我无法理解的符号。
当电梯门再次打开时,眼前是一条狭长、灯火通明的走廊。两侧是一扇扇厚重的金属门,门上只有编号。这里的空气更加冰冷,带着一种书卷和某种特殊防腐剂混合的奇异气味。
苏婕停在标着“B-73”的门前,再次刷卡、输入密码。金属门无声地向内滑开。
房间不大,只有一张金属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方悬挂着一盏无影灯,将桌面照得一片惨白。而桌面上,只放着一本……书。
那不是普通的纸质书。它的封面是一种暗沉的、仿佛某种生物皮革的材质,没有任何文字。书脊和边角包裹着暗银色的金属,上面刻满了与陈渊短刃上风格类似的古老符文。整本书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和……沉重感。
“这是‘档案馆’收录的,《影蚀编年录》残卷,第七十三章。”苏婕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其中记载了一些关于……‘共鸣者’与‘净化者’的古老案例和理论推测。你的‘易染性’与‘净化’特质,与记载中的某些描述有相似之处。”
她示意我坐下。“你有六十分钟阅读时间。内容已被处理,无法记忆,无法复述,只能理解。能领悟多少,看你自己的造化。”
我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触碰那本书的封面。指尖传来一种冰凉的、仿佛有微弱电流通过的触感。当我翻开沉重的封面时,里面不是纸张,而是一种类似液晶的、不断流动着暗银色字迹的特殊材质。
文字并非现代汉语,是一种极其古老、扭曲的象形文字,但奇怪的是,当我集中精神去看时,那些文字的含义会自然而然地流入我的脑海,仿佛直接作用于意识。
我沉浸了进去。
书中记载的内容光怪陆离,超出了我所有的想象。它描述了在久远的过去,一些天生与“暗面”(书中对镜狱之类存在的统称)亲和度极高的个体,他们被称为“共鸣者”。他们能轻易感知并引导暗面的力量,但绝大多数最终都被其同化或吞噬,成为暗面扩张的帮凶。
然而,在极少数案例中,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共鸣者”,他们能在保持自我意识的前提下,不仅感知,还能对暗面的力量进行“梳理”、“安抚”,甚至……“净化”。书中用了大量晦涩的词汇来描述这种过程,称之为“逆流”、“归正”,或“以己心代天心”(此处的“天”指代混乱的暗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倒影错层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倒影错层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