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喜听得连连点头,觉得瑞珠姐姐真是个好人。
碎玉轩后殿,气氛冷得像冰窖。
浣碧裹着一件半旧的夹袄,正对着刚进门的七喜发作:“你死哪儿去了!这都什么时辰了,想饿死主子不成!”
七喜被骂得头都不敢抬,连忙将食盒放在桌上:“小主恕罪,奴婢……奴婢在御膳房等了许久……”
她将门口发生的事,连带着春熙殿的瑞珠如何解围、如何提点都说了一遍。
浣碧一听“春熙殿”三个字,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复杂。慧嫔,六皇子,圣眷正浓,风头无两。
可这点思量很快就被打开食盒后看到的景象冲散了。
食盒里只有一荤一素并一碗米饭,那菜上凝着一层白色的油,米饭也结成了硬块,隔夜饭似的。
“这就是你提回来的东西?”浣碧的火气又上来了,一指头戳在七喜的脑门上,“你让本小主吃这个?猪食都比这个热乎!”
七喜吓得跪在地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主,御膳房他们……”
“他们什么他们!没用的东西!”浣碧气得在屋里来回踱步,最后指着角落里煮茶用的小泥炉,“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拿去热了!连这点事都办不好,我留你何用!”
七喜不敢再辩解,只能忍着委屈,端着那两盘冷菜,蹲在小炉子前,用扇子笨拙地扇着火。
炭火微弱,屋子里很快弥漫开一股饭菜和炭灰混合的古怪味道,呛得人直咳嗽。
浣碧骂完,一屁股坐回冰冷的凳子上,瑞珠那句“姐姐不去,妹妹就更该主动些”却在她脑子里转来转去。
是啊,姐姐最是心软,自己多去几趟,她总不能一直不见我。
春熙殿里,瑞珠将打探来的这一幕原原本本地学给了孙妙青听。
孙妙青听完,只轻笑了一声,低头用拨浪鼓逗弄着怀里的塔斯哈。
“做得很好。”她对瑞珠说,“这就算是搭上线了。以后碰见了,就多说几句话,偶尔送些不打眼的小东西,点心也好,暖手的汤婆子也罢。记住,咱们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瑞珠连忙应下:“奴婢明白了。”
孙妙青看着儿子胖乎乎的小脸,心里盘算着。
浣碧这颗棋子,现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后也用不上。她是甄嬛身上最明显的一道裂痕,只要时机到了,轻轻一撬,就能让她疼得钻心。
眼下这点小恩小惠,不过是项目前期最低成本的风险投资罢了。
毕竟,想要扳倒年妃这棵大树,光靠甄嬛一个人唱独角戏怎么够?
总得有人在关键时候,递上一把最趁手的斧子,最好还是从她最信任的后院里递出来。
于是,浣碧开始日日到碎玉轩门前报道,跟上早朝似的,雷打不动。
槿汐起初还客客气气地推拒,说娘娘身子乏,或是正忙着。可浣碧就是不走,在门口一站就是半个时辰,那股子执拗劲儿,倒让槿汐不好再把话说绝,终于还是放了她进去。
碎玉轩里暖意融融,浣碧刚捧着茶杯坐下,还没想好怎么开口,外头就传来小允子拉长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皇帝一身明黄常服,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目光扫过屋里,直直落在甄嬛身上,脸上立刻漾开笑意,那亲昵的模样,仿佛这殿里根本没有第三个人。
“昨日,敦亲王亲自登门给张霖致了歉,虽说只是草草走个过场,但前朝总算是平息下来了。嬛嬛,你可给朕帮了个大忙。”
甄嬛亲自奉上新沏的茶,声音软糯:“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气。前朝的大事臣妾不懂,也帮不上忙,也就能在这些后宅的小事上,替皇上出出主意。”
皇帝呷了一口茶,紧锁了几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这雪顶含翠果然不错,朕特意挑了最好的给你,喜欢吗?”
“皇上赏的,臣妾自然是喜欢的。”甄嬛眼波流转,话锋轻轻一转,“前日敦亲王福晋来,臣妾也泡了这茶待客。只是福晋像是喝惯了的样子,并无半点新奇。臣妾还当是自己拿不出好东西,险些冷了场呢。”
皇帝端着茶盏的手,在半空中停住了。
殿内的暖意仿佛被这一句话抽走了大半,他眼神沉了下来:“朕记得,这茶只赏了宫中与年羹尧府上。敦亲王府里怎么会有的?”
甄嬛像是被他骤然冷下的脸吓到了,连忙起身,故作惶恐:“皇上息怒,许是年大将军赠予王爷的。敦亲王为国劳累,皇上若因此事再起波澜,岂不寒了功臣的心?”
这话名为劝解,实为拱火,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在皇帝多疑的心上。
一旁的浣碧见气氛不对,连忙端起一杯温水,凑上前去,声音怯怯:“皇上,您喝水。”
皇帝这才像刚看见她似的,从鼻子里淡淡“嗯”了一声。
浣碧连忙从袖中取出一个绣样精致的香囊,双手奉上:“皇上,这是臣妾新绣的,您瞧瞧可还喜欢?”
甄嬛抬手,指尖轻轻抚过皇帝腰间佩戴的云龙纹香囊,笑道:“妹妹有心了。只是前几日我才刚给皇上绣了一个,皇上正戴着呢。再多一个,反倒累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