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中一动,伸手将她拉入怀中,叹道:“知我者,嬛嬛也。只是敦亲王如此跋扈,长此以往,终究是心腹大患。”
“皇上有此心,是江山社稷之幸。但眼下时机未到,还需徐徐图之。”甄嬛靠在他胸前,声音压得更低,“若论安抚,王爷府上早已是赏无可赏。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如就在他们的儿女身上下功夫。”
“哦?”
“敦亲王福晋育有一子一女,皇上可破例册封其长女为和硕公主,再封其子为贝子,以承父业。只是这封号,臣妾斗胆,想请皇上赐‘恭定’二字,时时提点王爷要恭敬安定。”
皇帝的眼神彻底变了,那里面是全然的欣赏与惊艳。他早知道嬛嬛聪明,却没想到她竟有如此的政治远见。
朝堂上那帮老狐狸,竟还不如他后宫的一个小小嫔妃看得通透。
甄嬛仿佛没看见,继续道:“公主既受皇恩,理应教养于宫中,由太后娘娘亲自抚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好……牵制一二。”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极轻,却像一枚冰针,扎进了皇帝的心里。
“好!就依你!”皇帝当即起身,“朕这就拟旨!”
他握着她的手,只觉得这柔若无骨的掌心,竟藏着安邦定国的力量。
就在这时,苏培盛硬着头皮走了进来,在门口小声道:“皇上……玉答应那边,派人来问过几回了……”
殿内的温情瞬间凝固。
皇帝皱了皱眉:“告诉她,朕今晚不过去了。”
甄嬛却轻轻挣开他的手,站直了身子。“皇上,玉答应刚得恩宠,正是需要您垂怜的时候,怎好让她空等一场。”
她盈盈一拜:“皇上九五至尊,一言九鼎,可不能失信于一个小女子。臣妾先告退了。”
“嬛嬛……”
“臣妾只要皇上心里有臣妾,便已足矣,又岂会与旁人争朝夕长短?”甄嬛莞尔一笑,转身便走,裙摆划过一个决绝的弧度,没有半分迟疑。
皇帝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殿外,心中那股因敦亲王之事而起的烦躁,竟被抚平了大半。他拿起那碗已经微凉的汤羹,一饮而尽,最后只化为一声长叹。
“苏培盛。”
“奴才在。”苏培盛跟鬼魂似的从角落里冒了出来。
“你说,朕养着满朝文武,吵了一天,得出的结果就是要朕砍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还有上次朝瑰的事,一个个都和我说朝瑰按例嫁新可汗才是最优解,也不看我大清的脸面,就这样丢地上踩。”皇帝的声音里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与讥诮,“结果呢?一个菀嫔,一个慧嫔,三言两语,就把朕的难题给解了。你说,朕是不是该在太和殿给她们也设个座儿?”
苏培盛头垂得更低,心里直犯嘀咕,嘴上却不敢搭腔。皇上这话,他可接不住。
皇帝自嘲地笑了笑,摆了摆手:“罢了,让玉答应来吧。”
苏培盛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下,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宫道上,夜风阴冷。
甄嬛的步辇走得不快,迎面便撞上了玉答应那顶花里胡哨的软轿。轿帘被一只戴满金玉护甲的手掀开,露出一张年轻又得意的脸。
玉答应看见甄嬛,非但没有回避,反而将帘子掀得更高了些,头上的珠翠叮当作响,晃得人眼晕。她冲着甄嬛的方向,露出一个胜利者才有的笑容,仿佛她才是这场无声战役的最终赢家。
槿汐的脸色沉了下去,低声道:“小主,玉答应过去了。”
甄嬛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声音平淡得像在说天气:“由她去吧。”
见甄嬛没反应,槿汐又补了一句:“皇上今夜……”
“谁侍寝都不要紧。”甄嬛终于开了口,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情绪,“要紧的是,皇上的心,能不能牢牢握在咱们手里。有时候,男人的愧疚,比他的宠爱更好用。”
槿汐一怔,瞬间明白了过来。
回到碎玉轩,殿内一片死寂,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流珠早已等在门口,一见甄嬛回来,急忙迎了上来,脸上写满了担忧:“小主,皇上他……”
“皇上召了玉答应。”甄嬛的语气平静无波,她解下身上带着寒气的大氅,径直走到镜前坐下,看着镜中那张沉静到有些陌生的脸。
“槿汐,流珠。”
“奴婢在。”二人齐齐应声。
“后日敦亲王福晋进宫,所有事宜,你们去备下吧。”她顿了顿,拿起一把牛角梳,一下一下,缓缓梳理着自己的长发,声音清晰而冷冽,“先把朝堂上的火灭了,皇上才能有心思,静下心来,听咱们说后宫的这点事。”
槿汐心领神会:“奴婢明白了。只是……淳贵人那边?”
“急什么。”甄嬛从镜子里看着槿汐担忧的脸,“皇上现在是头被激怒的困兽,前有敦亲王,后有淳妹妹,他心里乱着呢。我们这时候哭哭啼啼地去告状,只会让他觉得后宫妇人不懂事,平白添乱。”
她放下梳子,拿起桌上一支赤金衔珠的步摇,在指尖轻轻转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