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起身福了一福:“多谢皇后娘娘挂怀。”
后座的淳贵人满面春风,头上的赤金衔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映得她一张小脸愈发娇俏。她笑着凑趣:“莞姐姐好了,咱们姐妹又能凑在一起说话,可不是天大的好事。”
殿内气氛正好,苏培盛却躬着身子快步从外头进来,脸上带着几分难色。
“启禀皇上,年妃娘娘在外头求见,说……希望能向皇上请安。”
殿内一静。
皇帝正端着茶,闻言眉头便是一皱,连茶都懒得喝了,直接搁下:“外头天寒地冻的,让她回去,不必来了。”
那股子不耐烦,谁都听得出来。
苏培盛的腰弯得更低了,声音也小了下去:“回皇上的话,年妃娘娘说,知道皇上不愿见她,所以只求在殿外,远远地向皇上叩个头请安,尽一尽心意。”
这话一出,连淳贵人都收了笑,悄悄拿眼去看皇帝的脸色。
这可不像年妃的做派。
皇后放下手中的暖炉,适时地开了口,语气还是一贯的温和宽厚:“皇上,既然来了,就让她进来磕个头吧。快到年下了,让她来这一趟,也算了了心愿,新年里也好安心静养。”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年家在朝中的根基还没彻底拔除,面子上总要过得去。
“传。”
很快,一个穿着浅紫色素面宫装的身影,缓缓走了进来。
殿内所有人都愣住了。
进来的女人身形单薄,满头珠翠卸了个干净,只松松挽着一个发髻,脸上未施脂粉,一张脸素白得近乎透明,瞧着竟有几分病中的憔悴。
这还是那个烈火烹油、骄横跋扈的年妃吗?
她走到殿中,看也未看旁人,径直朝着皇帝的方向,端端正正地跪了下去,磕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头。
“臣妾久未面圣,特来向皇上请安。”
她的声音不高,还带着一丝沙哑,听不出从前的半分气焰。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那个瘦削的背影,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他挥了挥手:“起来吧。”
“谢皇上。”年妃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叠用黄绫包着的经文,双手奉上,“臣妾不敢求皇上宽待,独居宫中无事,抄录了数十卷经书。今日已着人送去宝华殿,请大师们诵读,只盼能为皇上、为大清祈福。”
皇帝的目光落在她那双微红的手上,北风天里抄书,想来是冻得不轻。他沉默了一瞬,才开口:“你的心意,朕知道了。回去吧。”
“是。”年妃应了一声,目光一转,落在了甄嬛身上,她扯了扯嘴角,那笑意淡得像一缕青烟,“莞嫔也出来了,真是热闹。臣妾……先告退了。”
那语气里,听不出嫉妒,反而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落寞和自嘲,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与自己再无干系的事实。
就在她转身欲走时,皇帝却鬼使神差地多说了一句。
“天寒手冷,等开春了,再抄经书吧。”
年妃的脚步顿了一下,回过头,眼睛里瞬间亮起一点水光,惊喜地看着皇帝。
皇帝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又补了一句:“朕看你穿这身紫色也素净,回头让内务府再给你做几身。”
年妃用力点头,福了福身子,这才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殿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却比方才更多了几分诡异的沉默。
孙妙青垂着眼,端起茶盏。
一个会哭会示弱的年妃,远比那个只会张牙舞爪的华贵妃,要难对付得多。
这后宫,可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年妃一走,殿里的气氛松快了些,皇帝的心情却未见好转,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甄嬛的病况。
问完了莞嫔,他目光一转,落在了孙妙青身上。
“塔斯哈近来如何?可又长高了?”
孙妙青放下茶盏,起身回话,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温柔笑意:“回皇上的话,六阿哥能吃能睡,壮实得很。就是太淘气了,前儿奴才们给他新做了个老虎布偶,他抓着老虎尾巴,愣是把里头的棉花都给拽了出来。”
一番话家常又有趣,皇帝脸上总算见了笑模样。
殿内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一直闷不吭声的齐妃,眼睛却蓦地亮了。
她看着皇帝脸上难得的笑意,像是抓住了什么机会,猛地站了起来。
“皇上!”她这一声喊得又急又响,把皇帝都吓了一跳。
皇帝的笑意僵在脸上,看向她:“什么事?”
齐妃嘴唇动了动,像是才反应过来自己太唐突,声音小了下去,却依旧执着:“皇上,您一说六阿…六阿哥,臣妾就想咱们三阿哥了。他……他在上书房也住了好些时候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臣妾想……求皇上开恩,让三阿哥回长春宫住些日子,陪陪臣妾。”
说完,她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皇帝,眼神里全是期盼,全然忘了规矩礼数。
皇后眉头微不可见地一蹙,刚要开口圆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