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一路小跑着从御膳房回来,脸上喜气洋洋的,一进殿就忍不住邀功:“主子,刘总管那边全应下了!拍着胸脯跟奴婢保证,明儿一早准时送到,绝不敢耽搁六阿哥的口福。”
孙妙青正歪在榻上翻看账册,闻言眼皮都未抬,只淡淡“嗯”了一声。宝珠见主子不上心,也不气馁,知道主子心里有数就行。
看完账册,孙妙青才觉得有些乏了,便让青珊把前几日内造府送来的新纱料取出来瞧瞧。圆明园里还有一批新纱未动,正好想着做几件新衣裳。
青珊手脚麻利,让小宫女把一卷卷轻薄的纱罗在长案上铺开,霎时间满室都亮堂起来。月白、葱绿、水红、鹅黄,皆是夏日里最清爽的颜色。
青珊拿起一匹茜素红的软纱,在孙妙青身前比了比,那红色艳而不俗,衬得她肌肤愈发莹白如玉。“主子,这颜色真好,做件褙子穿,定然好看。”
孙妙青正要点头,殿外忽然传来皇帝含笑的声音。
“这茜素红确实衬你。”
皇帝龙行虎步地跨进门槛,目光落在她和那匹纱上,随即轻叹了口气:“今年夏日太过繁忙,夏天都快过去了,朕倒忘了库里还有一批新纱,回头让苏培盛给你送来。”
孙妙青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伸手将那匹茜素红的纱料从青珊手里接过来,又轻轻放回案上,动作不急不缓,却透着一股子说不清的意味。
她幽幽开口:“臣妾还以为皇上心里,早就没有臣妾的位置了呢。”
皇帝一愣,随即来了兴致,走到她身边坐下:“这话怎么说?”
孙妙青垂下眼,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抚着衣袖上的绣纹,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臣妾听说,皇上不久前才给玉答应赐了件金缕衣。听宫人们说,那衣裳是用江南织造局新贡的金线织的,在日头底下,亮得晃眼,比天上的霞光还好看呢。臣妾是没这个福气亲眼瞧见,只能听听罢了。”
一番话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她亲见了一般。
皇帝听完,非但没生气,反而朗声笑了起来。他最爱看平日里端庄懂事的妃子为他使些无伤大雅的小性儿,这证明她们心里有他。
“你呀,”皇帝伸出手指,虚虚地点了点她的额头,“这醋坛子打翻了,酸气都快飘出圆明园了。真是少见。”
他笑着摇了摇头,转头对候在一旁的苏培盛道:“去,把内造府新进贡的那几匹云锦,还有朕书房里那匣子东珠,一并送到春熙殿来。”
皇帝又转回头,捏了捏孙妙青的脸颊,语气里满是宠溺:“咱们的慧嫔娘娘,可不能叫一个小小答应给比下去了。”
这话一出,殿内的宫女太监们都悄悄地低下了头,脸上却都忍不住露出喜色。
孙妙青这才破涕为笑,盈盈起身福了一礼,声音娇嗔:“臣妾谢皇上隆恩。这下,看谁还敢在背后说臣妾失了宠。”
皇帝被她这副模样逗得心情大好,拉着她的手坐下,殿中顿时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这时,小太监在殿外通报,说是御膳房送东西来了。
话音刚落,一队小太监就鱼贯而入,阵仗还不小。
为首的捧着个托盘,上面是一大一小两个白瓷盅,后面跟着的人则提着好几个食盒。
不光有给六阿哥备的那一小碗没味道的白水豆腐脑,还有一大份给大人们吃的,阵仗比昨日还齐全。
“皇上可以尝尝,臣妾昨日吃了些,觉得新鲜爽口,便想着让御膳房备些没味道的,给塔斯哈也尝个新鲜。”孙妙青笑着解释。
皇帝看着那琳琅满目的架势,也来了兴致,感慨一声:“朕还是当皇子的时候,在宫外用过这些,细想来竟是许多年没尝过了。”
“皇上若是喜欢,日后让他们常备着就是。这东西不费事,就是做豆腐前多留一道工序罢了。”孙妙天青招呼青珊将东西摆上,“皇上想吃甜的还是咸的?”
皇帝被问住了,他记忆里的豆腐脑就是宫门口那小摊上,一碗白白的东西浇点酱汁,哪有这么多讲究。
“这东西还有这么多花样?甜的怎么个吃法?咸的又是怎么个吃法?”
孙妙青见状,干脆让宝珠把食盒里的东西全取了出来。
一时间,桌上摆满了各色小碟,五颜六色,不下十几样。
宝珠脆生生地报着菜名:“回皇上的话,甜的有红糖水、桂花糖、蜜红豆。咸的就多了,备了酱油、醋、香菜碎、炸花生碎、榨菜碎、虾皮、韭菜花、油泼辣子、蒜泥和卤汁。”
皇帝听得有趣,指了指那碟子肉丝:“先来个油泼辣子的。”
宫里用的碗本就小巧,皇帝两三口就吃完了,只觉得咸香嫩滑,意犹未尽。
他来了兴致,干脆每样都让宝珠调了一点尝尝,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偏爱咸口,尤其是那油泼辣子和榨菜碎,配着嫩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眼看皇帝吃得高兴,孙妙青便起身道:“臣妾去喂塔斯哈了。”
皇帝心情正好,也想看看儿子,便跟着一道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