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金砖冷硬,百官肃立。
晨光自殿顶的藻井倾泻而下,却驱不散空气里那份凝滞的沉重。
御座之上,皇帝面无表情,指间的玉扳指被无声地捻动着,一圈,又一圈。
就在朝会议程将尽,众人以为又将是平顺一日时,都察院一位姓李的御史自队列中走出,撩袍跪倒在地,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骤然响起。
“皇上,臣有本启奏!”
这一声,惊得殿内众人齐齐将目光投了过去。
李御史是出了名的铁骨头,他一开口,必然是大事。
皇帝眼皮微抬,声音听不出半分波澜。
“讲。”
“臣闻听昨夜宫中异动,太医院竟至无人当值!”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吸气声,仿佛空气都被抽走了一瞬。
李御史的声音愈发激昂,每一个字都像是砸在金砖上的冰雹。
“以致皇后娘娘头风发作,疼痛难忍,遍寻太医而不得!皇后乃国母,凤体安康系天下之根本,国母抱恙而不得医,此乃太医院天大的失职!”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投下了更重的一石。
“更有甚者!臣还闻听,远在圆明园的四阿哥已高烧两日,亦是无一位太医前往诊治!皇子乃龙子凤孙,国之血脉,倘若因一人一府之私利,使太医院空悬,陷国母皇子于险境,此人、此事,当如何处置!”
“臣请皇上彻查!严惩此等藐视宫规、罔顾君上之人!”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殿中炸开。
将一个臣子的家事,直接抬到了“藐视中宫、罔顾皇嗣”的高度。
这罪名,谁担得起?
一时间,朝臣们交头接耳,嗡嗡的议论声四起。
无数道目光,如有实质,或明或暗地刺向了武将之首,那个身形魁梧、面带傲色的大将军——年羹尧。
年羹尧的脸色,已经有些发青。
他立在队列最前,听着那御史字字句句的控诉,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
给自家夫人请几个太医,多大点事?
也值得在太和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他上眼药?
简直是不知死活!
他沉着脸,不等皇帝发问,便主动从队列中跨出一步。
那身武将朝服上的猛虎补子,随着他的动作,仿佛也露出了獠牙。
“启禀皇上!”
年羹尧的声音雄浑有力,瞬间便将殿内那些嗡嗡的议论声压了下去。
他没有跪,只是躬身一揖,自有一股功臣的傲慢。
“李御史所言,臣听见了。只是其中情由,与李御史所想,怕是有些出入。”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御座,脸上非但没有惶恐,反而带上了一丝悲戚与恳切。
“臣的夫人,昨日午后忽发恶疾,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眼看就要不好。皇上是知道的,臣与夫人自微时相伴,一路扶持至今,情分非比寻常。臣当时身在军中,听闻噩耗,只觉天塌地陷,心急如焚!”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殿中不少官员都露出了同情之色。
“情急之下,臣才派人入宫,将当值的太医请去府中急救。臣当时只想着救回夫人一命,实在是……实在是顾不上其他了。”
他话锋一转,看向那依旧跪在地上的李御史,语气里满是“无奈”。
“谁能想到,就这么巧,皇后娘娘竟也在昨夜头风发作?远在园子里的四阿哥也起了高烧?臣听闻此事,亦是惊了一身冷汗。若早知会如此,臣宁可夫人她……臣也断不敢耽误宫中半刻啊!”
“臣思虑不周,确有其过。可这份过,是出于为夫者的关心则乱,而非为臣者的不敬之心!还请皇上明鉴!”
一番话说完,他深深一揖,姿态做足。
这哪里是请罪,分明是在表功!
表他夫妻情深,表他有情有义!
李御史气得发抖,正欲反驳,御座上的皇帝却缓缓开了口。
“起来吧。”
皇帝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淡淡的,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年羹尧直起身,眼底闪过一丝得意。
他知道,皇上向来器重他,这点“小事”,绝不会真的降罪。
谁知,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满朝文武都愣在了原地。
“朕的股肱之臣,为国征战,是为忠。在家中,能体恤妻儿,是为义。”
皇帝的目光扫过年羹尧,竟带上了一丝嘉许。
“你与夫人情深,朕是知道的。听闻爱妻病重,方寸大乱,此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何罪之有?!
这四个字,像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
李御史猛地抬头,满脸的难以置信。
年羹尧自己也怔了一下,随即那份得意,几乎要从脸上溢出来。
“谢皇上体恤!”
皇帝话音轻轻一转,捻了捻拇指上的玉扳指,“只是,宫中自有宫中的规矩。皇后是国母,皇子是国本。下次,即便再有急事,也当先奏请,留下一两位太医当值,方为万全之策。你可明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甄嬛传:妙青借东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