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友谊商店,周念微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整个人眼神发亮,很快就把想要的东西买好了。
姚玉玲对那些口红丝巾香水完全没有兴趣,只是盯着柜台里的玉器古董,最后敲定了四样——一对环环相扣的翡翠耳坠,水头极好,浓艳的翠绿看着就让人爱不释手,一个巴掌大的青花小罐,釉色清亮;最惹眼的是那套全玉质围棋,棋子莹白如凝脂,棋盘纹路细腻,一看便知道是珍品,还有一个玉石摆件。
周念微凑过来,盯着她手里的玉石摆件满脸疑惑:“玉玲,你怎么喜欢这些呀?又不能穿戴,看着还老气沉沉的。”
姚玉玲把东西小心装进包里,只笑了笑:“这只是我个人爱好而已,在家里放着,看着舒心。”要不是这里要侨汇券,她不可能就买这么点。
下次去潘家园买个够!
“好吧。”周念微撇撇嘴,实在不懂这乐趣。
一旁的周逸飞却忍不住挑了挑眉,目光在她指尖摩挲玉饰的动作上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玩味——这姑娘的喜好,实在有些与众不同。
周逸飞这人十分有分寸,全程只是陪着她们逛街,帮忙提东西。
不做什么多余的事情,让姚玉玲也悄悄松了口气。
逛完街以后,三人又一起去了便宜坊吃了顿烤鸭,而周逸飞也很会照顾人,相处起来实在让人很放松。
周念微本来还想拉着姚玉玲去电影院看电影,被姚玉玲果断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这里还有个对她有想法的异性在,这要是被贺知行那个小心眼的知道了,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出来。
周逸飞一路开车把她送回了南锣鼓巷。路上两人聊起一些轻松的话题,姚玉玲这才知道周逸飞是在国防部工作,难怪他的知识面比较广,说话做事也透着股沉稳。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姚玉玲下车后冲车里的人笑了笑,“谢谢周四哥。”
周逸飞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蜷,眼底笑意不减,“玉玲,你每次见我,总这么客气。”他抬眼望进她眼底,语气认真,“如果不介意,我希望你对我不用这么生分。”
这话里的意思,姚玉玲怎会不懂?
可她只能装傻,“啊?是吗?可能……可能是习惯了吧!周四哥你别多想,我对谁都这样!”
周逸飞看着她这副手足无措的模样(才怪),没再追问,只笑了笑:“进去吧,我走了。”
“周四哥再见!”
“好,肯定再见。”
“……”
接下来的日子,姚玉玲早出晚归,心无旁骛,将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
期间贺知行倒是找过她两回,只是他初入外交部,作为新人,光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国际案卷与繁复缙密的外交礼仪学习中,就已耗去大半心神,完全是忙得脚不沾地。
两人每次匆匆一见,说的也多是各自单位的见闻,还真没多少时间深入接触。
不过,自打他来经贸部办公室亮过相以后,部里那些心思通透的同事,立马明白姚玉玲这个新来的姑娘‘背景不简单’。
那是一种微妙的信号——外交部与经贸部业务往来密切,贺知行家世显赫、本人又前途无量,他的出现,无形中为姚玉玲增添了一层看不见的分量。
这倒让她在这个初来乍到的阶段,省去了不少新人常要面对的试探和周旋。
周围的同事,态度上自然多了几分不着痕迹的客气,就连分配工作时,语气也多了几分商量的意味。
这种因他人而获得的‘便利’,姚玉玲心知肚明,却也坦然处之,她更愿用实力证明自己。
带她的老师是经贸部资深的宋承志参事,一位年近五旬老前辈。为人严谨却不失温和,对姚玉玲这个有留洋背景的年轻人非但没有偏见,反而十分欣赏她开阔的视野和流利的外语,时常耐心点拨。
此时,正值《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颁布不久,中国向世界初步敞开经济合作的大门,经贸部的工作千头万绪,充满挑战。
她白天跟着老同志学习晦涩的政策文件,理解各类合资模式的利弊得失;晚上则抱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大部头恶补理论基础。
高强度、快节奏的业务压力没有压垮她,反而激发出她惊人的潜力,让她如海绵吸水般迅速成长。
很快,部里要组织一个高级别考察团,她以出色的外语能力和商务素养被选中,作为翻译兼商务随员,跟随孔孔维明司长带队的高级考察团,踏上了密集的海外经贸谈判之旅。
经贸部组织的考察团,第一站就是纽约。
在历时一天一夜的辗转后,各位国企老总感受着双脚落地的踏实感,都没什么精神。
能混进经贸考察团的,至少是副总级别,年纪么都是40岁往上走的,中年人体力和精力都比不上年轻人,出国再激动,那也扛不住长途飞行的疲倦啊!
与略显萎靡的企业领导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考察团的随行安保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我自有精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综影:我自有精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