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有事,每天就更了一张,实在抱歉,明天恢复更两章)
顾横波!
秦淮河八艳之一。
明末清初着名的诗人,画家。
是实打实的大才女。
晏羽这才想起,徐锦韫曾来汇报过。
说董小宛已抵达武昌城,还是与一顾小姐,一同抵达武昌。
只是董小宛年不过十二,晏羽也不好意思下手。
这事也就凉一边了。
却不想。
随董小宛一同前来武昌城的顾小姐,确是顾横波。
看来!
在权势面前。
任你是邻家白月光“高圆圆”,还是名震天下的大才女。
都只有趋炎附势的份。
要不是今日宾客来得太多。
晏羽真想把厨房当战场,就地把顾横波给法办了。
还有些理智的晏羽。
权衡了一下顾横波心机。
开口说道:“待会我让周氏给你在家里安排个小院,家里之事都是周氏在安排,我从不过问,你要协助好周氏,打理好后院。”
与武昌城热热闹闹的过年气氛相比。
两千里之外的京师。
就显得压抑很多。
“大伴!殿外跪着的大臣们,还未回家吗?”
崇祯看完安庆巡抚史可法,送来最新的奏本后。
揉了揉额头,向王承恩问道。
“回皇爷,还在风雪天里跪着了。”
“跪吧!都跪吧!一群沽名钓誉之人,不能解朕之忧,不能挽大明之危,却处处来掣肘朕。”
王承恩提溜着脑袋,不敢接话。
崇祯又看向跪地的温体仁和张凤翼说道:“两位爱卿请来说话吧!”
这时起来说话,比跪地回话还要艰难。
与建奴和谈了两个月。
也算是谈了一些结果。
但皇太极要求大明承认后金,名义上还得与大明平起平坐。
还有就是皇太极要称帝,还得大明派去重臣道贺。
这种和谈结果,就是赤裸裸的变卖祖宗基业。
想他皇太极父亲努尔哈赤,不过是征虏前将军李成梁帐下一奴兵。
短短几十年。
就发展成大明心头巨患。
不但让大明失去辽东大部分地区,还数次进犯京师,为祸大明,消耗大明国力。
现在这种和谈结果。
别说是崇祯。
就是温体仁与张凤翼,也不敢再谏言和谈。
崇祯看向低头不语的温体仁。
说道:“锦衣卫密报,西乡山匪又招匪兵三万,另外还有西乡山匪所谓的民兵,规模已不下百万,若是不举全力剿灭,我大明江山危矣。”
若是其他的事。
温体仁必忧君父之忧,说君父不能说之事。
可眼下建奴提出的这议和条件。
为了祖坟不被扒,为了身后名,温体仁实在不敢插嘴。
见温体仁这老狐狸不接招。
崇祯又看向张凤翼问道:“伯起,可有剿匪良策?”
(张凤翼字伯起)
张凤翼沉默了许久。
才缓缓开口道:“西乡山匪在安义县、萍乡县沉兵两万,其意图很明显,开春后必大举进犯江西,眼下江西各州府营兵方招募建立完,还需时日训练。”
崇祯脸色一沉。
说道:“湖广与江西的军事,不用伯起分析,朕知道要害,朕是问伯起可有应对之策。”
“眼下只有安庆巡抚史可法万余精锐,尚可一战,只是西乡山匪在黄梅县也聚拢上万匪兵,若想拖延西乡山匪开春后进犯江西,唯有增兵。”
“增兵?从哪增调?大明在册军武百余万,可实际可战之兵,也不过是九镇边军,是两万京营。”
张凤翼低着脑袋,不敢再接话。
崇祯眼神深切看向张凤翼。
叹息道:“想我堂堂大明,坐拥四海,人才济济,确没一人可为朕分忧,没一人可剿灭西乡山匪,立下这不世之功,封侯拜相。”
张凤翼咽了咽口水。
小声说道:“圣上!殿外跪着的大臣,已有上百。”
“大伴!传令锦衣卫,将殿外大臣都赶走。”
王承恩愣了几息。
便亲自去向锦衣卫传令。
驱赶上百大臣,这是个技术活。
既要把大臣们都赶走,还不能闹出人命。
王承恩只能亲自去办。
崇祯九年正月十五。
张凤翼冒着天寒地冻,风雪交加。
终于抵达了建奴控制的军事重镇广宁城。
“张大人一路辛劳,范某已在城里备好酒宴,为张大人接风洗尘。”
张凤翼看了留着尾辫的范文程。
拍着身上的雪花。
漫不经心说道:“我还以为范大人不会说汉话了,看来我这翻译是白带了。”
已在建奴手下卑躬屈膝多年的范文程,对于张凤翼的语言挑衅。
只是“哈哈”一笑。
说道:“城外冷,还请张大人到城内暖和暖和,若是贵使在城外冻坏了身子,我家大汗定会怪罪。”
“城就不入了吧!议和国书本官已带来,还请范大人签字盖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