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艳的“云绣学院”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了,教室里坐满了合作社的女工和附近对电商感兴趣的年轻人。王大姐不仅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拍出好看的产品照,甚至还能在直播间里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慢悠悠地讲她怎么把一朵梅花绣得栩栩如生,直播间里常常充满了善意和鼓励的留言。
小丽和阿鹏泡在临时租用的仓库里,调试着简陋的分拣系统,培训着第一批配送员。过程磕磕绊绊,系统崩溃过,包裹送错过,但她们硬是咬着牙,把这条物流脉络一点点打通、理顺。
她们的尝试,很快引起了县里、甚至省里的注意。
一天,县商务局的领导带着省商务厅的考察组悄然到访。他们参观了改造后的超市体验区,看了“云绣学院”的培训现场,考察了正忙而有序的仓储中心,还随机走访了几家成为了“梅家优品”供应商的农户。
一个月后,一份来自省城的通知送到了三姐妹手中。“梅家云绣电商赋能县域经济新模式”项目,被省商务厅评为“年度数字农业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并获得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知名的《中国电商》杂志编辑部打来了电话。他们听说了梅家三姐妹的故事,从线下实体到线上转型,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整合,从打假维权到构建信任生态,认为这极具代表性和启示意义,希望进行封面专访。
采访那天,摄影记者将拍摄地点选在了梅家老宅的院子里。
背景是那棵历经风雨的老梅树,枝干苍劲。小红、小艳、小丽三人并排坐着,她们穿着各自习惯的衣服——小红干练,小丽时尚,小艳素雅。脸上都有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比年轻时更加明亮、坚定和从容。
记者问:“很多人说,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是九死一生,你们觉得梅家为什么能走出来?”
三姐妹相视一笑。
小红先开口:“因为我们没忘了根。我们的根就是梅林县,是这里的物产这里的人。电商是工具,是渠道,但不能为了电商而电商,忘了我们最初卖的是什么,要卖给谁。”
小丽接着说:“对,技术很重要,模式很重要,但不能迷信技术和模式。最关键的是人。是我们三姐妹能拧成一股绳,是厂里的工人、合作社的大姐、超市的员工愿意跟着我们闯,是这里的乡亲们愿意相信我们。”
小艳温柔地补充道:“还有,就是别怕慢,别怕土。我们用的方法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最适合我们的。把我们的手艺、我们的故事、我们的诚信,一点点搬到网上去,让人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温度。”
采访结束后,姐妹三人送走记者,回到屋里。桌上放着新一期的《中国电商》杂志,封面是她们三人在老梅树下的合影,标题格外醒目:“梅家三姐妹:从县城老宅到电商蓝海,一根网线连接传统与未来”。
梅母戴着老花镜,一遍遍摩挲着封面,笑得合不拢嘴:“好,真好!你爸要是能看到,不知道得多高兴。”
小红拿起杂志,翻看着内页里她们的故事,还有那些熟悉的厂房、超市、合作社的照片,轻声道:“妈,爸会看到的。我们没给他丢人,女儿不是赔钱货,也没给梅林县丢人。”
小丽泡了一壶新茶,递给姐姐和妹妹:“这才只是开始。线上的路打通了,接下来,怎么走得更稳、更远,考验还在后头呢。”
小艳接过茶杯,温暖的热气氤氲了镜片:“不怕,就像妈说的,姐妹同心,其利断金。咱们这根网线,不仅要连着外面的大世界,更要紧紧系着咱们的家,咱们的根。”
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三姐妹身上,也照在那本崭新的杂志封面上,仿佛为她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她们的新生态,就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扎下了第一缕坚韧的根须,向着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未来,悄然生长。
喜欢梅家三朵花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梅家三朵花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